一、哪些企業需要管理提升?
● 央企
● 省屬國有重點企業。
● 增長遇到瓶頸,需要跨行業管理經驗等中大型企業。
二、如何對標世界一流提升管理水平?
● 以建立健全“五項機制”為抓手,全面開展對標管理提升行動,全面加強管理體系管理能力建設,多維度落實對標管理提升行動;
● 將信息化、數字化與業務、流程進行深度融合,積極參與國家重點戰略任務,搭建協同創新平臺,打造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完善供應鏈,激發核心業務板塊活力
● 推進企業與各類所有制企業務實合作,不斷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提升企業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 結合企業文化建設,在專業領域開展品牌建設,做好品牌資產管理,開啟中國品牌向國際品牌轉變的新征程
● 持續推動對標管理提升行動,鞏固深化前期成果形成長效機制,助力優秀企業全面步入同行業世界先進企業行列(形成細分領域產業領袖、單項冠軍、隱形冠軍)
三、提升到什么水平?
按《通知》要求:到2022年,國有重點企業管理理念、管理文化更加先進,管理制度、管理流程更加完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更加有效,管理基礎不斷夯實,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基本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管理體系,企業總體管理能力明顯增強,部分國有重點企業管理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按照向管理要效益的要求:幫助企業學習并打造管理能力,充分挖掘組織潛力與智慧,幫助企業建立機制,完善制度,梳理流程,構建規范的管理體系、專業化的運營體系、敏捷的信息化系統、高效的人力資源體系,實現從管理要質量、要業績、要效率。
四、怎么評價提升效果?
從“發展能力、創新能力、運營能力、國際化能力/風險防控能力”4個維度展開對標,揭示“世界一流”成長的內在規律,進而做好兩個中心工作(管理體系完善;管理能力提升)。
發展能力
分析發展能力主要考察以下九項指標:營業收入增長率、資本保值增值率、資本積累率、總資產增長率、營業利潤增長率、技術投入比率、營業收入三年平均增長率、資本三年平均增長率和國際化經營收入占比。
我們會結合企業所在行業實際,選擇能夠比較全面、客觀反映企業的規模特征,并具有國際范圍可比性的指標。
創新能力:
綜合來看,創新既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結果。包括引入一種新產品、新的生產方法,新的市場,新的原材料來源和新的組織形式。企業效益是企業創新的前提和基礎,只有不斷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才能保證企業技術水平領先。
通常采用知識產權、專利數量等指標反映企業創新實力的產出成果。
運營能力:
運營能力是指企業基于外部市場環境的約束,通過內部財務資源、人力資源、信息化資源和生產資料的配置組合而對總體經營目標實現所產生作用的能力。世界一流激光企業評價標準評審專家羅百輝老師表示,將選擇全員勞動生產率、凈資產收益率和成本費用利潤率三個指標,從財務管理、運營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管理四個維度分析運營能力的現狀和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提升方案。
風險管控能力:
我們僅關注債務風險防控能力和合規管理能力的構建。選擇資產負債率作為主要量化指標。
企業在合理范圍內既要實現規模的有效增長,做好運營工作,也需要有效提升國有資本的市場化運作水平,優化資源配置,積極構建并完善國有資本的投資運營平臺,通過資金服務戰略平臺和投資運營管理平臺來增強國有企業的資本化運作能力,防范債務風險。
五、對標指標體系的設定
對標體系的構建,主要解決“對什么”的問題。
首先,指標體系,要能夠較為全面地反映出企業在戰略管理、組織管理、運營管理、財務管理、科技管理、風險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等八個職能領域的現狀,同時還要涵蓋集團、職能部室、二級公司三個層級的體系。
其次,在具體指標的設置方面,與一流企業對標,既要突出與國有資本投資收益、運營質量和效率、創新能力、國際化水平等宏觀層面通用型指標(包括凈資產收益率、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營業收入利潤率、全員勞動生產率等),也要考慮這些量化指標背后的驅動因素和影響因素,如剖析總資產報酬率、總資產周轉率、企業資本結構等的變化,對凈資產收益率的影響,從財務指標的微觀角度分析其成因和影響要素,從“哪里有差距”深入到“為什么有差距”;此外,指標設計還要保證每一個具體指標的可測量性和測量結果的相對客觀性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