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杭州歷史建筑”微信公眾號,掃一掃二維碼,位于五柳巷歷史文化街區內的杭州書畫社建筑的三維模型就會出現在你眼前,點點手指,模型能放大,還能360度轉起來。該建筑的前身是始建于民國時期的斗富二橋33號建筑,2018年成為杭州第四批歷史建筑。
日前,杭州首次利用三維激光掃描、傾斜攝影、全景影像采集等技術,針對斗富二橋33號建筑、華豐紙業辦公樓和機場路155-12號建筑(又稱陳家大院)等3棟杭州歷史建筑進行了三維測繪建檔,開啟數字化保護的新篇章。
2019年,杭州市歷史建筑保護管理中心聯合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古建筑設計研究院、浙江省長三角標準技術研究院等單位,編制了《歷史建筑測繪質量成果規范》,并于2020年1月出臺?!皹藴实闹贫?,為歷史建筑數字化測繪建檔奠定了基礎,使數字化測繪有的放矢、有章可循?!焙贾菔袣v史建筑保護管理中心高級工程師樓舒說。
與傳統測繪方式相比,數字化測繪建檔具有“三高”的技術優勢——效率高、精度高、完整度高。以斗富二橋33號建筑為例,該建筑為兩層磚木結構傳統民居,占地面積為451平方米,總面積為527平方米,現場數據采集時間約為6個小時,其效率數倍于傳統測繪方式。同時,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可準確采集歷史建筑的三維數據,如墻體的傾斜角度、柱子的歪閃情況、梁架的撓曲程度等,數據精度可達毫米級別,相比其他測繪手段更容易發現歷史建筑存在的結構變形隱患,為歷史建筑的保護修繕與日常維護提供高精數據?!坝捎诓糠謿v史建筑屋面為不上人屋面或坡屋面,通過全景影像采集,可以360度記錄建筑的色彩、紋理信息,與三維點云數據互為補充?!睒鞘嬲f。
廣州思勘測繪技術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張文揚介紹,點云模型處理技術,可以對模型進行分析切片或實體化轉換,模型不僅可應用于圖紙繪制工作,在經過數據處理后,還可以用于3D打印。
據了解,杭州正逐步建立歷史建筑的信息化管理系統,用于歷史建筑定位、編號、名稱、地址等基礎信息的查詢、統計等。該系統也將為今后歷史建筑活化利用提供技術保障,為弘揚傳承歷史文脈開辟一條新路。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