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最早開始研究激光武器的國家,曾經制造出了世界第一臺激光器。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美國已經在機載、艦載和車載激光武器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機載激光武器方面,美國空軍曾經研制成功了YAL-1A機載激光測試臺武器,盡管于2014年9月被停用,但卻并沒有放棄該領域的探究。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近日表示,正在研制的“自衛式高能激光演示器先進技術演示計劃”在測試中成功擊落多枚來襲導彈。美國空軍計劃將激光武器先安裝在C-17、C-130等大型平臺上,待小型化技術成熟后,再為F-15、F-16、F-35等小型戰機配備。同時,美國空軍還在計劃開發無人機系統使用的激光武器。
在艦載激光武器方面,美國海軍開展了“激光武器系統”和“海上激光演示驗證”兩個項目,主要關注的是艦隊自身的安全防護。2014年,美國海軍在“龐塞”號登陸艦上部署試驗了30千瓦級激光武器系統,可對各類傳感器、制導導彈和小型艦艇進行警告、干擾與打擊。2017年夏,美國海軍又將安裝了最新激光武器系統的“龐塞”號登陸艦部署在海灣地區執行了6個月的作戰任務,驗證了其在更大范圍內打擊水面與空中目標的能力。此外,美國海軍還為“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開發了功率為60~150千瓦的“高能激光和集成光學眩光器與監視系統”,它可以輕松擊毀小型船只和敵方無人機。
在車載激光武器方面,美國陸軍主要是發展可用于地面部隊防護無人機威脅的不同類型激光武器。當前,美國陸軍重點推進兩個項目:一是在8輪驅動的“斯瑞克”裝甲車上部署5千瓦低功率的“移動遠征高能激光器”,已在2017年的綜合實驗中成功擊落12架小型無人機;二是將較高功率激光武器部署在改裝貨運卡車上的“高能激光器戰術車輛”,以此作為“間接火力防護能力”計劃的一部分,用于保護戰場大面積區域免遭敵火力襲擊。
與美國相比,俄羅斯雖然不具有與之全面競爭的技術實力,但是卻不放棄在重點領域的技術突破。早在2009年,俄羅斯就重新起動了機載激光器反衛項目。該項目主要是在A-60SE飛機上安裝1KL222激光器,使其能夠通過密集能量激光脈沖致盲敵方衛星或燒穿敏感的光學器件和傳感器。其有效作用距離達1500公里,可以攻擊低軌運行的偵察衛星。但由于缺乏資金,該項目于2011年中斷。
2018年,俄羅斯武器制造商金剛石-安泰公司制造了能夠用于反衛的機載激光系統。據悉,該系統搭載的平臺可能是翻修的A-60SE飛機,未來還可能包括較新的“伊爾-476”運輸機和PAK-DA新型戰略轟炸機。
此外,俄羅斯空天軍部隊已經列裝了“佩列斯韋特”激光武器,并于2018年12月1日起投入試驗性戰斗值班。據悉,該系統是一種車載激光炮,能夠用于攔截洲際導彈和摧毀衛星,屬于一種典型的戰略激光武器。
激光武器在軍事上有哪些應用
盡管激光武器優勢明顯,但是其依然面臨著諸多技術難題,使其難以在短期內實現成規模的列裝與部署。一方面是激光武器自身受限較多。激光武器對功率的要求使其設備體積龐大和供電需求極大,這些都限制了其在各類武器平臺上的應用。同時,激光發射間隔準備時間過長和光束控制難度較大都是其難以實現武器化的重要瓶頸。
另一方面是激光武器受自然環境影響較大。不但大氣中的水蒸氣能夠吸收激光光束,沙塵、煙霧和氣流也會影響激光光束最終抵達目標的功率。因此,海上部署激光武器始終難以克服水氣的影響。
激光武器的發展前景廣闊,面臨的技術瓶頸又使其目前難以全面運用,這種特殊的狀況使其成為國際舞臺上大國之間實施戰略制衡的重要手段。各國短期內都在追求發展功率相對較低的防御型激光武器,以便盡快實現在戰場上用來對抗諸如小型無人機、迫擊炮彈和火箭彈等危險卻相對脆弱的目標。長期來看,大國之間又在將激光武器作為威脅和制約潛在對手的重要砝碼。
美國在大國競爭的軍事戰略主導下,極為重視超前開發先進的激光武器,以抵消潛在對手的不對稱優勢。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今年2月刊文報道稱,美國海軍計劃在2019財年投入2.99億美元用于開發激光武器以保護其艦艇免遭威脅。為此,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于2018年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簽訂一份價值1.5億美元的合同,用于在2020財年前開發、制造并交付具備情報、監視和偵察以及反無人系統能力的兩套高能激光武器系統。
俄羅斯更是以率先部署激光武器來應對戰略對手的步步緊逼。今年5月1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索契主持國防部與國防工業綜合體企業會議時明確表示,發展激光武器項目極其重要,因為此類武器系統在今后幾十年,甚至整個21世紀都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俄羅斯軍隊的戰斗力。意即俄羅斯有望將激光武器轉化為全軍各兵種主要武器系統之一。俄羅斯軍事專家表示,激光武器能夠摧毀使用光電制導系統的導引頭,而光電制導系統是美國戰術導彈常用的導引系統之一。俄方甚至明確表示,如果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將會大大增加“佩列斯韋特”激光武器系統的部署數量,以應對美國可能增加部署的導彈。
除了美俄,其他國家也高度重視研發激光武器。日本時事網站2018年12月報道稱,日本防衛省將從2019年正式啟動高功率軍事激光武器的研發,目的是攔截低空飛行的攻擊、偵察型無人機和迫擊炮彈。日本年度防衛預算已經編列出約87億日元的研發經費,防衛省計劃于2019年進行陸上部署型樣機投試,至2023年完成技術檢驗。目前,日本防衛省已經開發了功率達到50千瓦的激光發射器,但要實現攔截需要的功率為100千瓦。下一步,日本防衛省將以攔截遠程巡航導彈和戰斗機等為目標推進研發。可以預見,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研制、開發激光武器的行列,各國在這一領域的競爭與對抗將會更加激烈。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