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制造業的輝煌與挑戰
東莞是廣東乃至全中國比較重要的制造業基地,也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工業發展經驗的一個樣本。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東莞憑借廉價的土地、勞動力,實行來料/來樣加工,承接了來自香港和臺灣的產業轉移,加工制造業迅速發展,成為了全國有名的“打工”城市。而20世紀初,東莞繼續承接了來自深圳的產業轉移,制造業繼續快速發展,形成了以電子加工制造業為龍頭,服裝毛織、塑膠玩具、家具、制鞋、五金模具、光電等為支柱的產業結構。
東莞的發展是屬于外向型經濟的,對出口依賴較大。2008年以前,東莞GDP每年增長率達18%,創造了富可敵省的神話,這也算是東莞曾經的輝煌。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對東莞制造業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外需嚴重萎縮,訂單受到影響,部分中小型企業陸續關門歇業,一些大型代工企業也大規模減產。
北臨廣州、南面深圳,東莞本就難以吸引大量高端技術與創新人才。另外,自2003年廣東開始出現“用工荒”,這股風越刮越盛,最緊缺的時候,據說東莞用工缺口達50萬以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挑戰,就是人力成本的快速上漲。10年前一個普通個人的的工資約1000元左右,而如今普遍已經漲到2500-3000元,而且工廠往往還提供包食宿,核算下來,一個工人的成本支出超過3500元。而且東莞許多制造企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用工量大,人力成本的增加大大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
土地的嚴重開發、透支,也是制約了東莞制造業發展的后勁。東莞的實際面積不到2500平方公里,由于發展早期“村村冒煙、鎮鎮生產”,工廠與產業園建設遍地都是,規劃管理不夠與歷史遺留問題導致。目前,除了林地與天然水域,東莞可用土地開發度超過90%。
東莞本土企業以及市政府早已察覺到危機的到來,并謀求產業轉型升級。
東莞產業轉型升級
自2008年起,東莞就在省委省政府指導下,大力推進“騰籠換鳥”,這是經濟形勢與市場環境倒逼東莞轉型。東莞產業轉型升級的歷程其實也是中國轉型的一個縮影。
一方面,東莞大力發展高科技與高端服務產業,比如物聯網、電子商務、機器人、云計算、智能裝備等;另一方面,引導傳統的低技術、勞動密集型企業實現“機器換人”,工藝轉型與技術提升。
近幾年,東莞市政府做過一系列努力,機器人產業被列入本市重點發展產業。東莞市政府投資27億元,建設了松山湖機器人產業基地。目前,東莞已有六成工業企業進行了“機器換人”,2014年東莞啟動“機器換人”計劃,總投資超過62億元,減少用工約4萬人;2015年1月-11月,東莞全市工業技改完成投資額204.4億元,同比增長114.5%。2015年預計東莞市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6.2%、7.5%,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47.0%、36.0%。
如今,機器換人和機械裝備自動化在東莞已經蔚然成風。松山湖已成為高新科技與現代服務的聚集地,而各鎮街也大力推動產業升級,經濟發展煥發出新的活力。2014年在全國經濟下行的環境下,東莞實現GDP增長7.8%,2015年東莞GDP預計達6280億元,同比增長8%,成功踏上了華麗轉型的道路。
激光智能裝備是實現智能制造的載體
1月21日,2016年東莞市委“一號文”《中共東莞市委關于深入推進“三個走在前列”的實施意見》正式發布。“一號文”要求把東莞打造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制造基地。
東莞是個工廠遍地的地方,要實現轉型,首先應該考慮的是自我的“內部升級”。本土大部分的企業是屬于低端的傳統產業,或者是缺乏核心技術的代加工企業,結合近年國外引進的“工業4.0”概念,以及國務院大力提倡的走智能制造道路、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方向,引導東莞企業改變加工方式,提高工藝技術水平,增加產品附加值與質量,提高核心研發水平與生產效率,實現環境友好型生產,是主要的方法,而“機器換人”算是找對了方向。
近年來,隨著先進制造領域在智能化、自動化和信息化技術方面的不斷進步,機器人在制造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而機器人與激光技術的結合,可以為智能制造提供完美的解決方案。例如在3C行業中激光自動切割、自動打標、自動檢測等,為大型代工廠實現機器換人,節約成本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
激光加工是利用光的能量經過透鏡聚焦后在焦點上達到很高的能量密度,靠光熱效應對材料實現加工的。激光加工不需要工具、高效清潔、加工質量好、自動化程度高、表面變形小,可加工各種材料。用激光束對材料進行各種加工,如打孔、切割、劃片、焊接、熱處理等。以激光切割機、焊接機、打標機以及激光機器人系統為代表的高端裝備是實現智能制造的重要載體。其中大族激光所屬的激光切割機床智能制造產品入圍工信部2015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名單。
激光加工應用已經非常廣泛,在微電子、鈑金、航空航天、國防軍工、服裝皮革、軌道機車、石油化工、船舶、汽車、廣告標識、移動終端設備等都有大量的應用。據了解,美國的制造業中,有超過一萬億美元的產品附加值是與激光相關。而在歐洲的汽車制造中,50-70%的汽車零部件采用了激光工藝。
以虎門為重點的鎮街服裝產業比較成熟,傳統的牛仔洗水工藝,需要大量的水和化學藥品,這對水資源、從業者的身體健康都有很大的傷害。一臺激光機器,對著一件牛仔褲掃一掃,有水洗圖案效果的牛仔褲便出來了,前后僅需20秒鐘。如果使用傳統的人工水洗,各道工序加起來,至少需要1小時。而使用激光機器,1人可操作4臺機器,約40人就可以完成傳統牛仔褲洗水工廠200名工人80%的工藝量。
在中國,激光智能裝備產業每年以超過20%的速度發展,已經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武漢、深圳、溫州、東莞、鞍山、北京、蘇州等地已逐漸發展成為激光產業聚集地。某些地方政府也在大力推動激光產業園的建設。
東莞激光加工智能裝備產業現狀
東莞的激光產業發展是在應用需求的市場驅動下自然形成,由于缺少政府引導,目前發展比較分散,基本上各個鎮街都有,具體主要分布在松山湖、萬江、東城、長安、鳳崗等鎮街。結合東莞以輕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本土激光產業形成了以中小功率激光切割、焊接、打標、雕刻為主要發展方向,廣泛應用于金屬板切割、五金模具加工、廣告雕刻、消費電子產品制造、包裝印刷、工業機械、紡織服裝、食品飲料等。
據統計,目前東莞擁有激光生產企業40余家,專業加工服務企業10余家,成百上千的小型激光加工站遍布全市。主要激光生產企業有大族粵銘、盛雄激光、正業科技、光博士、新光源、大漢激光、恒德激光、力星激光、冠鈞激光、斯派特、東莞創可、逸飛激光等;而加工服務企業有東莞光韻達、光谷茂和、通快(東莞)、和勝激光、新力激光等。
據預計,2015年東莞激光產值約20億元,其中大部分歸屬于激光加工設備產值,其次是下游激光加工服務,而從事激光器與核心器件的企業只有少數。據了解,一臺激光加工機器,激光器與相關核心器件占據了大部分的附加值,然而門檻較高,需要較強的技術基礎與科研實力,同時東莞以及珠三角激光加工應用市場較大,所以很多東莞的激光企業選擇了從事中游的激光加工設備生產。
由于缺乏政府引導,目前東莞的激光產業比較分散,集中度較高的是在松山湖與萬江、虎門等地,尤其是本土第一大激光企業大族粵銘于2013年搬遷到松山湖后,更增加了松山湖的激光產業實力。“機器換人”其中一個重要加工方式是采用激光加工裝備與激光機器人集成系統,這些都是實現智能制造的首選,如今武漢、深圳、西安、蘇州、溫州與鞍山等地方政府紛紛意識到激光裝備的重要性,并出臺針對性扶持政策以及規劃激光產業園,未來東莞的激光產業需要政府的規劃建設與引導發展,引進人才、完善產業鏈、增強影響力。
規劃廣東(道滘)激光裝備產業園
東莞作為加工制造業名城,位于廣州深圳兩大城市之間,依靠深圳擁有110億的激光產業鏈,以及廣州擁有的上千億裝備制造業,發展激光產業的基礎與應用市場非常巨大,在東莞打造激光裝備產業園是大有前途的。
廣東省激光行業協會目前匯聚較有實力和活力的激光企業會員100多家,近年來,隨著激光企業發展壯大,不少規模以上企業急需擴產擴建,由于廣東省內缺少成熟激光產業規劃,一些激光企業因其他省市產業園招商而在外地設立分公司擴產。
2015年中,廣東省激光行業協會獲悉東莞市道滘鎮重點發展以新材料、新裝備、新硬件、新能源、新醫藥、新業態為特色和優勢的“六新”產業,構筑建園計劃。發展激光新裝備是道滘鎮“六新”產業之一,而激光是目前較為先進的產業,符合入園首選條件。為此,激光協會相關領導帶領部分激光企業會員訪問了東莞市道滘鎮政府,并與道滘鎮主要領導進行了交流洽談,初步達成了雙方共建規劃激光裝備產業園的合作意向,主管該片區的東莞市政府領導也參加了現場交流。據道滘鎮相關負責人透露,廣東(道滘)激光裝備產業園計劃投資金額達到36億元。雙方初步確定,激光裝備產業園擬選址廣深高速道滘出口地段,由道滘鎮政府提供建設用地超過1000畝,激光協會協助導入部分規模以上激光企業,后期實現產業集群化,并建立激光研究院,形成工程研發、設計展示、生產制造、項目孵化、激光加工、技術應用、市場銷售、產品檢測、成果鑒定、人才培訓、上下游產業鏈貫通、行業配套發展的華南地區重點激光產業基地,打造廣東“光谷”,并與深圳、廣州現有的激光產業形成華南激光產業帶,產生強大的產業影響力。
“十三五”內激光大發展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東莞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之年。對內,東莞必須繼續推進“機器換人”項目,優化商業注冊制度等;對外,則要引進高端人才與高科技項目,加強與外國的科技對接,這樣才能確保多年來產業轉型的努力立于不敗之地。
乘著“十三五”規劃的東風,廣東激光裝備產業園的建立,必將推動東莞以及廣東激光產業大發展,并加快實現東莞制造業向生產自動化、智能化的進程,激光裝備與激光機器人系統作為“機器換人”的應用首選,必將給“東莞制造”帶來新的活力,成為東莞經濟新的增長點。
(激光制造商情:johnny)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