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聚焦的USP激光器產生的高峰值強度光束,因非線性光學克爾效應而產生的自聚焦,會進一步提升功率密度,直到在某一閾值處產生低密度等離子體。該等離子體降低了光束路徑中心的材料折射率,并促使光束散焦。如果將光束聚焦光學器件進行適當的配置,則可以周期性地重復該聚焦/散焦效應,并且能形成穩定的細絲,這種細絲能通過光學透明材料延伸超過幾毫米的深度。通過加工件相對于激光束的相對移動來使這些激光產生的細絲彼此靠近,就能實現連續切割。典型的細絲直徑在0.5到1微米的范圍內,可實現非常高精度的切割。
這種切割技術的所有商業版本,例如相干-羅芬公司的SmartCleave都曾使用了皮秒激光器。當前有幾家顯示器制造商廣泛使用這些系統,因為這種系統能夠有效地切割厚度達10毫米的玻璃。
但是,在某些應用中的一個缺點就是這些皮秒激光器系統并不是材料中性的。切割玻璃上的聚酰亞胺和金屬等混合層基底通常需要額外的激光工藝來切割具有所需高質量邊緣的非玻璃層。
飛秒激光器具有比皮秒激光器高得多的峰值功率與平均功率比,并且能夠通過傳統切割(即,通過材料蒸發進行切割)實現對幾乎任何材料的加工。然而,與皮秒激光器相比,飛秒激光器因其更高的成本和更低的功率而尚未用于成絲切割應用。
但是,行業對多層基板切割的需求已經促使激光制造商開發能提供較高平均功率、且更具成本效益的飛秒激光器。因此,研發人員利用摻鐿光纖而不是傳統的鈦:藍寶石作為增益介質實現了上述目的。
相干公司研發的工業級Monaco飛秒激光器,就能提供高達60W的平均功率。而且,它的脈沖寬度可以實現從<350 fs到> 10 ps的調整,從而可以針對不同的成絲條件以及其他材料切割和紋理工藝進行輸出功率的優化。
在相干公司的應用實驗室中,使用了這種激光器進行玻璃成絲的測試。Monaco飛秒激光器可以通過使用所謂的“突發模式”來切割厚度達幾毫米的玻璃,其中激光輸出被分成一系列快速爆發。單個脈沖之間的短暫間隔(20ns)產生與整個脈沖能量而不是單個脈沖能量成比例的材料相互作用。
最重要的是,他們已經證明,通過精心的工藝優化,具有兩種或更多種不同材料的分層基材可以實現一次完全切割,同時還具有優異的邊緣質量。在下面所示的例子中,通過原子力顯微鏡測量的邊視圖結果顯示,0.5毫米厚玻璃上的20微米聚酰亞胺用平均功率為40瓦、脈沖寬度為~350fs的飛秒激光切割,產生的表面粗糙度小于350納米。
玻璃基板切割新工藝:飛秒激光實現不同材料加工
美國相干公司產品營銷總監Michael Laha表示:“對于那些使用我們皮秒激光器的平板顯示器(FPDS)和智能設備廠商而言,SmartCleave已經成為一個很受歡迎的工藝。但是,制造商要求將這種技術擴展到混合層基板,而不需要額外的操作步驟。持續的工作已經證明我們能滿足這種需求:即與市面現有皮秒激光器擁有類似每瓦特成本的飛秒激光器。”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