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成功中國第一個得到重要應用的高速靜電聚焦變象管;研制成功9種變象管和7種變像管相機,為中國地下核試驗、激光核聚變、X光激光等研究提供了有效的診斷設備, 并銷往法國、美國和臺灣省, 為中國的國防建設和高科技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同時也使中國在變像管診斷技術領域躋身于國際先進行列;發展了動態電子光學理論,論文被英、美、俄、德、法、日等國的學者引用近百次。獲國家發明獎二等獎2項、國家及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多項;發表論文150余篇。
2016年7月4日15時30分在深圳逝世,享年76歲。
“名字雖然是個符號,但使我終生受益匪淺。它告誡我不學習就會變“憨”、不勤奮就會變“笨”。我應當像“憨牛”一樣為祖國的科研事業耕耘不止。”——牛憨笨
牛憨笨院士
他是深圳第一位院士
牛憨笨院士1940年2月出生于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1966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1966~1999年在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工作。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同年被評為“陜西省先進工作者”和“中國科學院模范導師”。
牛憨笨院士是我國電子光學理論和變像管診斷技術研究領域的杰出代表之一。從研究微光夜視開始,一直從事圖像信息的獲取、處理、傳輸和顯示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變像管超快診斷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成就,為我國地下核試驗、激光核聚變、光化學、光生物學、凝聚態物理、激光技術等研究領域提供了多種超快圖像信息獲取手段。他創建了動態電子光學理論,負責研制成功的九種變像管和七種變像管相機,打破了西方對我國的禁運,并使我國超快診斷技術躋身世界前列,為國防建設及核聚變新能源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牛憨笨曾先后獲國家發明獎二等獎2項、國家發明獎三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和三等獎2項、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和二等獎1項。獲國家發明專利21項、前蘇聯發明專利和美國專利各1項。1999年,牛憨笨帶領一個科研團隊來到深圳大學,成為深圳市的第一位院士。
此外,牛憨笨還領導建立了廣東省光電子器件與系統重點實驗室等一流科研平臺,組織學院科研團隊申報國家973項目,使深圳大學的科研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2010年被評為深圳改革開放“30年30位杰出人物”之一。
離開西安選擇了深大
據悉,牛憨笨一生都在追求科研的進步,甚至可以說是“除此之外,別無他求”。1999年,由于環境等種種原因,眼看在西安研究所的科研事業陷入“瓶頸”,牛憨笨毅然決定帶領13人的團隊來深圳重新開始。然而“開疆拓土”并非易事。與牛憨笨一同來深的同事楊勤勞教授告訴記者,來深圳后才發現,情況比想象中的還要差。“剛來時,深大的光電工程學院甚至還只是一片竹林。重新規劃項目方向、平臺建設、建立人才培養鏈等一系列事項,都需要時任院長的牛憨笨親力親為。”楊教授回憶說:“那真是‘一切從零開始’。”
牛憨笨對深大的貢獻甚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拿到了“博士學位授予權”。1999年,剛來深大的牛憨笨驚奇地發現:深圳大學竟然并非“博士學位授予權點”,這對于重視“人才培養”的牛憨笨來說是急需解決的首要問題。在他的帶領下,光電工程學院先后建立了光學工程博士點、光學工程博士后流動站以及三個碩士點,從本科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養鏈,光學工程更被評為廣東省攀峰學科。“一個人才培養鏈對于一所高校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甚至可以決定這所高校在全國的地位,牛院士的功勞可見一斑。”同事楊勤勞表示。
據了解,當時來深時牛憨笨已經59歲高齡,而能在這個年齡毅然選擇重新開始,正是牛憨笨如此“膽大”的舉動奠定了深圳大學光電工程學院的基礎,成為其“開山鼻祖”。聽聞牛院士逝世的消息,有學生黯然寫道“這個畢業季太過傷痛,深大光電學院的‘祖師爺’走了”。
在西安呆了30多年,已經59歲的牛憨笨為何要南下深圳?牛憨笨曾表示,過去他的課題組主要為軍工服務,面相對較窄,因此他一直想換個環境,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之所以來深圳,是因為搞科研所需的三個基本條件:信息靈,資金足,設備精,深圳在這幾方面都有優勢。
牛憨笨這一決定在2001年人民日報的大地副刊刊載的《牛憨笨:我為什么選擇深大》一文中也有提及:“我為什么離開西安,選擇深大?這首先在于經濟方面的考慮。當然,我在西安,年收入十幾萬元,家庭經濟非常寬裕,個人不足為慮。但是,我考慮的科研與產業相結合所需要的巨額經濟來源,在西安無法滿足。而深圳有這個條件。”
扎根科研也關愛學生
牛憨笨從事科研工作50年,把畢生精力獻給了他所鐘愛的光電子學事業,他同時是一位仁慈寬厚的長者,在他的培養帶動下,一大批年輕科研人才脫穎而出,據介紹,牛憨笨進入深大以來培養了近80位博士碩士。
2005年起,牛憨笨用自己的工資在深大設立了“牛憨笨獎學金”,志在獎勵那些有志為國家的科學事業作出貢獻的青年學子,并表示會堅持至其有生之年。獎學金專門獎勵從事光電子學和光子學研究的深大優秀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獎金總額每年不超過15000元,獎給優秀碩士研究生6000元,優秀博士研究生9000元。獎學金每年暑假前頒發,直接由牛憨笨院士賬戶轉給獲獎者。記者同時也從深大獲悉,第十二屆“牛憨笨”獎學金頒獎典禮日前剛剛圓滿舉行。
在光電學院流傳著一個小故事,牛憨笨在辦公室一直都是最晚走的,只要有任何問題,都能在辦公室或者實驗室找到他。作為牛憨笨的弟子,深圳大學博士生劉雙龍說,他是2011年在深大讀研究生的時候就師從牛院士。劉雙龍說,牛院士治學嚴謹,工作上,對待科研非常嚴肅認真,生活中,又充滿人格魅力。
“要把一生奉獻給國家的科研事業。”劉雙龍說,當時牛院士跟他講這一句話的時候,自己完全沒有概念,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和與牛院士的相處他有了深切的感受。劉雙龍說,牛院士就是這樣的一個科學家。他告訴記者,就在牛院士已經因為身體情況不適住院治療時,還一直堅持解答他在課題研究上的問題。
除了劉雙龍,牛院士的另外一名弟子、已是博士后的黃建衡說:“我從沒見過他休假、陪家人,過年時也能在辦公室和實驗室看到他。”劉雙龍補充說,一般七天長假,牛院士只會休一天,過年也只休三天。
深大光電學院的老師回憶,牛憨笨平時生活很簡單,他吃不慣山珍海味,也不愛吃大餐,就喜歡吃面食,每頓飯能吃上面條他就很滿足了。在牛院士身邊工作多年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牛院士想做的事情很多,就在逝世前還在惦記著自己要出三本書,還有兩個重要的課題,還在不停地指導團隊。此前,接受采訪時談及退休問題,牛憨笨曾表示:“干到80歲,我希望在實驗室,和學生們泡在一起。”
可親可敬的“孺子牛”
人如其名,牛憨笨的作風也正是同其名字一樣,“訥于言”是他給人的第一印象。“他是個很低調的人,又是一位可敬的科研人員,對旅游、美食等統統不感興趣,唯一的樂趣就是科研。”現任光電工程學院院長的屈軍樂告訴記者:“‘萬事親力親為’是牛院士的行事準則,他不會像有些科研人員把手里的科研項目分給手下的博士生、研究生去做,大到規劃實驗方向,小到發現一篇對自己研究生有益的文獻,都會親自找出來。”
據悉,牛憨笨進入深大以來培養的碩士、博士近80名,每一名學生都會受到牛憨笨“一對一”教學。“做他的學生很幸福,”博士生劉雙龍告訴記者,“有時候一個例會上有十幾個研究生,但是老師會一個個地指點出我們的功與過,這種‘一對一’教學讓學生受益頗豐。”
學生黃建衡告訴記者,“老師從事科研工作50年,把畢生精力獻給了他所鐘愛的光電子學事業。”事實上,牛憨笨真的如“憨牛”一般忠于科研。牛憨笨兒子牛鋼表示:他的生活非常簡單和規律,每天早上6點30分醒來,洗漱完畢吃好媽媽準備的早餐,兩個人一起7點半準時到研究所,工作到中午12點,午飯后小睡到兩點,起來工作到傍晚6點,晚飯后兩人散步,然后回到研究所繼續工作到10點回家。
“牛院士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辦公室的燈光。”同是牛院士弟子的趙志剛說,“每天晚上經過老師的辦公室,看見里面透出的燈光,都會很心安,學生有疑問也方便找他,直至晚上10點。”記者了解到,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2013年。
2013年2月,牛憨笨被診斷為壺腹癌,在上海接受治療。一位今年年初去探望他的學生表示:自己去的時候老師全身接滿了管子,話都說不出來,只能用紙和筆同人交流,病倒在床的他問自己最多的還是實驗室的事;而自己提出的“項目太難,能不能降低點標準”的問題,遭到牛憨笨嚴厲批評:當初按什么標準申請的,就要按什么標準去完成!
7月4日,這位可敬的“孺子牛”離開人世,一位學生寫道:“老師一路走好,自此再不見晚上10點辦公室的燈光。”
牛憨笨設計并負責研制成功了中國第一個獲得重大應用的靜電聚焦、靜電偏轉通用變像管,創建了動態電子光學理論,負責研制成功的九種變像管和七種變像管相機,打破了西方對中國的禁運,并使我國超快診斷技術躋身世界前列,為國防建設及核聚變新能源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