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資本市場

    IPO重啟以來第一股反思錄:爭議與希望

    星之球科技 來源:新浪財經2012-07-13 我要評論(0 )   

    從數量上看,第一股在A股市場上已經占有一席之地。 據記者結合同花順(18.250,-0.75,-3.95%)iFind數據與公開資料整理,發現自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從IPO重啟以來,在創...

           從數量上看,“第一股”在A股市場上已經占有一席之地。

      據記者結合同花順(18.250,-0.75,-3.95%)iFind數據與公開資料整理,發現自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從IPO重啟以來,在創業板與中小板公司中,合共有被賜予各種行業“第一股”的新股為74家。其中中小板公司22家,創業板公司52家。占到A股上市公司總量的3%,這還不包括在主板上市的“第一股”們。

      這些“第一股”的大量出現,對于A股投資者來說意味著機會還是“陷阱”?

      74“第一股”平均漲11%

      按申萬三級行業計算,在中小板的22家“第一股”中,食品綜合占據了最大比例,達到了四家;緊接著則是輔料兩家;此外半導體材料、氮肥、電子系統組裝、房地產開發Ⅲ、計算機設備Ⅲ、家具、金屬新材料Ⅲ、其他服裝、其他化工新材料、商業物業經營、文娛用品、小家電、鞋帽和影視動漫行業各占一家,可見消費類已占大多數。

      而在創業板中則有不同的風景,創業板的“第一股”中大多為高科技概念與精密制造業的擁有者。

      其中,同樣以申萬三級行業分類為標準,軟件開發及服務業擁有了7家“第一股”,在創業板的這個群體中搶了頭籌;醫療器械Ⅲ則以四家公司緊隨其后;此外,還包括了電氣自控設備、電子零部件制造、紡織服裝設備、人工景點、營銷服務和專業連鎖等多個行業。

      而在主板的“第一股”,也體現了這種“高”與“新”的特色,除了前述的兩個公司分別涉及生物醫藥行業與節能環保外,還有主板新媒體第一股百事通的借殼而生等。

      雖然各個板塊的行業皆為細分行業,但其實總結來看,其仍集中在電信服務、信息技術、醫療保健、日常消費、工業與原物料等大行業中。而這些第一股往往出于這些行業或與經濟轉型的大潮有關。

      益民核心增長擬任基金經理韓寧就做過一個統計,發現在產業轉型中產生大量核心增長企業,往往出現在上述幾個行業中。“醞釀無限投資機會。”其指出。

      而背后的邏輯在于他們或可提供增速穩定的業績跨越經濟周期,表現為股價特立獨行、跌少漲多。

      雖然術業有專攻,打造的第一股賣點也不盡相同,但是這些第一股的表現或者可以作為總體來參考。

      據記者統計的前述創業板與中小板74家第一股來看,截至2012年7月11日,從其上市至今的股價表現不過不失,整體呈現了11%的漲幅。其中有45家在復權后跌破發行價,跌幅區間為0.25%-61.04%;29家復權后高于發行價,漲幅區間為2.84%-394.69%。

      平民化的“逆襲”

      事實上,榨菜第一股等的另類風格,并不是在2009年IPO重啟之時便開始。

      2009年7月起,在創業板開閘與中小板IPO重啟之時,其實第一股的殊榮往往屬于新興產業領域的細分行業冠軍。

      比如,2009年10月30日上市的中元華電(9.300,-0.13,-1.38%),其主營業務為電力故障錄波裝置、時間同步系統。而這兩個稍顯陌生的名詞來源于電力系統二次設備,是其主要組成部分,廣泛應用于電源建設、電網建設及其技術改造。

      而在中元華電上市前的2008年,電力故障錄波裝置與時間同步裝置市場分別為4億和1.5億,且正處于較快增長中。由于是二次設備的細分市場,其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而2008年,中元華電又在兩個產品上分別占有22.5%和13.3%的市場份額,分據第一位和第三位。

      此外,同為2009年-2010年初上市的創業板企業的“第一股”中,大禹節水(8.770,-0.35,-3.84%)的滴灌第一股、機器人(21.490,0.11,0.51%)的智能機器人第一股,甚至沒有被市場冠以第一股的很多實際上為細分行業龍頭的公司,比如生產高溫濾料的三維絲(10.530,-1.17,-10.00%)等等,皆屬于這種行列。

      而在科技門檻沒有那么高的中小板,在2009年初期上市的“第一股”也落在消費與科技類企業為主,另類色彩沒有那么濃。比如2009年9月上市的國內女鞋第一股星期六(6.67,-0.10,-1.48%),以及2010年初上市的半導體設備企業第一股七星電子(29.15,-0.33,-1.12%)等。

      再者,在主板公司中,行業第一股的概念也多為新興行業的概念所

      擁有,比如前述的中源協和(20.20,0.87,4.50%)、怡球資源(16.31,-0.68,-4.00%)等。

      此時的第一股,更多的意義是細分行業的龍頭與成長性的標志。

      變化或許出現在2010年年末涪陵榨菜(22.38,0.08,0.36%)上市開始,當其時,這個榨菜第一股的出現,引來了市場的熱議,還有很多段子流傳至今。隨后的撲克第一股姚記撲克、桑拿第一股桑樂金(11.060,-0.58,-4.98%)更是將這股熱潮推至高點。

      隨后,第一股的名稱往往落在了更為平民化的領域上,比如按摩器具第一股蒙發利(9.89,-0.20,-1.98%)、鍵鼠第一股雷柏科技(11.74,-0.19,-1.59%)、衣柜第一股索菲亞(20.02,0.18,0.91%)、炒貨第一股洽洽食品(21.62,0.27,1.26%)、裘皮第一股華斯股份(13.04,-0.06,-0.46%)等。

      除了這些中小板的平民化第一股外,原本與新興產業、高科技等等連在一塊的創業板新上市公司,也往往被市場選取更為大眾化的熱點冠以第一股稱號。

      比如家庭水處理第一股開能環保(15.170,-0.41,-2.63%)、眼睛第一股康耐特等。而事實上,前者的主營產品為全屋凈水機、全屋軟水機、商用凈化飲水機、多路控制閥、復合材料壓力容器等人居水處理產品;后者的主營產品是各種屈光度和折射率的單焦點、多焦點、漸進多焦點、偏振光及光致變色等系列樹脂鏡片與半精制品鏡片。

      “第一股”的希望

      而這種熱潮無疑與消費升級的宏觀經濟大環境有關。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大背景下,中國宏觀經濟或將面臨長期低通脹、低利率、低增速的“三低”特征。

      在投資和出口都萎靡不振的情況下,消費在經濟增速中的貢獻或將呈現被動增加的情況。而在這種情況下,消費類股票無疑成為了資金的最優配置品種,也自然成為了市場的興奮點。

      事實上,這種邏輯也是以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們的選擇邏輯。

      一位北京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就對記者指出,其對于食品方面配得比較多,特別是小的食品,其中就包括了洽洽食品等第一股。

      “洽洽食品、好想你(16.55,-0.36,-2.13%)等當時上市的時候大家并不看好 ,但是你可以看下康師傅等企業的發展,還有聯想創投2011年也投了巨資到食品行業。因為中國食品安全存在問題,形成品牌的企業其實很少,過去的例子已經證明了,比如雙匯出事后股票還是回到高點。”其指出,“這些另類的食品企業第一股,大家看的不只是一年兩年,而是看五年十年,看的是永續的經營能力。”

      而這其實與過去對于創業板、中小板成長性股票的操作邏輯已經有了改變,以往投資者延續的成長股投資邏輯往往是沿著產業規劃來尋找個股,而隨著2011年市場的改變,投資者也在改變。

      “只有關注永續的經營能力,估值才能回歸理性。”上述基金經理指出。

      除了對于回歸企業經營能力的判斷邏輯外,其實投資者對于這些實質上代表著細分行業冠軍的“第一股”們,有著其一貫而終的判斷標準,即行業的市場容量。#p#分頁標題#e#

      “看一個行業看的是市場空間。”上述基金經理指出。其指出在參加的新股路演中, 有時候碰到一年整個行業的銷售收入大約只在20個億左右。“那么這個行業第一眼看上去肯定沒有機會。”其指出。

      “大的行業才能產生偉大的公司。”一位北京基金公司的投資總監對記者指出。

      第二則是行業競爭力。“企業在行業有良好的布局,以及企業管理層對于行業的認識深刻。”上述投資總監進一步指出。

      “比如從模仿、學習做起,公司在這個領域內在國內有一定地位,性價比方面等受到市場認可,把國外的市場逐漸蠶食,有機會的話,從二三世界國家的出口做起,再到發達國家的出口,比如華為就是標桿。”上述基金經理進一步指出。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