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資本市場

    人民日報:罕見連續暴跌 估值已基本與國際接軌

    星之球科技 來源:新浪財經2013-07-01 我要評論(0 )   

    6月最后一周,股市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只不過,這次吸引大家目光的,是多年罕見的暴跌。 自今年2月初見反彈高點之后,股市持續3個月弱勢振蕩。5月,市場出現一波小型漲升...

        6月最后一周,股市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只不過,這次吸引大家目光的,是多年罕見的暴跌。

      自今年2月初見反彈高點之后,股市持續3個月弱勢振蕩。5月,市場出現一波小型漲升,“紅五月”讓投資者重新燃起希望。然而,一進入6月,市場形勢陡轉直下,如瀑布般的流暢下跌,超出了絕大多數人的預期。

      本月中旬,就有券商對此次調整給出了“勢大力沉”的判斷。從K線圖上可以看出,6月股市走勢節奏清晰,是一個明顯從緩跌到急跌的過程。5月31日開始,指數連收幾根小陰線,市場普遍認為這是正常的回撤。但端午小長假前后,指數輕松跌破多個關鍵支撐位,已隱隱透出一絲“殺氣”。后半月,美國釋放退出量化寬松政策信號,新興市場股市連續暴跌,新股發行重啟窗口臨近,貨幣市場“錢荒”不斷加劇蔓延……持續加碼的重磅“利空”,最終讓市場無法承受,指數出現崩坍走勢。

      6月24日,兩市做空能量宣泄,市場深幅調整,上證綜指下跌100多點,擊破2000點重要關口,創近4年最大單日跌幅。滬綜指接近去年底的最低點,深成指則跌破了去年最低點,半年多的反彈成果基本抹去。近200只股票跌停的景象已是多年未見。25日,指數繼續恐慌性暴跌,但隨著抄底盤的涌入,市場出現單日逆轉。如“過山車”般的波動,讓投資者心有余悸。有股民感嘆:“雖然也看空,但一個月內從2300點打到1800點,太讓人意外了!”

      盡管周末有所反彈,但上證綜指全月下跌幅度仍達14%,這是自2009年9月以來最大的月跌幅。尤其是,以往的暴跌往往出現在暴漲之后。而此次暴跌是在市場連綿陰跌、積弱已久的情況下出現的,對市場信心打擊更為沉重。

      資金面左右市場走向

      股市波動既是經濟運行狀況的反應,同時也受到資金供求、投資者心理預期、政策環境等多重因素的綜合影響。然而,從近半年多來股市走勢看,與資金面狀況高度契合。尤其是近一周,“錢荒”事件更是成為暴跌的導火索。

      去年四季度以來,人民幣保持強勢。截至6月中旬末,人民幣兌美元已經比去年三季度末升值3%。人民幣的持續升值,加上海外市場的量化寬松政策,使得1—4月的外匯占款達到1.5萬億元,其中1月份就高達近7000億元。資金的流入,讓年初的流動性寬松超出預期。1—4月,7天回購利率大多在歷史均值3.5%以下。

      正是由于宏觀經濟調控措施穩定、市場資金面整體較為寬松等因素,今年前幾個月里,盡管仍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但股市總體沒有出現大起大落。尤其是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市場整體出現快速上漲。而且,得益于流動性的寬松,市場對中小市值股票的追逐達到白熱化程度,中小股票漲幅遙遙領先于大盤藍籌股。

      然而,進入3月后,資金面出現一些變化。3月,銀監會要求商業銀行應合理控制理財資金投資非標債權資產的總額;4月中旬,債券監管風暴引發關注,很多機構開始去標桿,降低倉位。5月,外匯管理局出臺文件加強外匯資金流入管理。尤其是在控制表外資產膨脹、規范影子銀行等方面監管力度的加強,對流動性都產生了不小影響。而在這一階段,股市開始進入振蕩下行階段。

      進入6月,資金緊張問題開始凸顯。6月下旬往往是市場對流動性預期較為悲觀的時段,資金面也相對較緊。但今年6月的資金緊張程度超出以往。6月6日開始,利率出現飆升。6月20日,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隔夜創出歷史新高。加上美聯儲釋放量化寬松政策將退出的信號,資金持續從新興經濟體流出,亞洲主要市場均出現暴跌。在“內外交困”的壓力下,A股市場出現了近年來少見的連續暴跌。

      中信建投證券策略分析師劉獻軍認為,隨著一些時點性因素的消除,前期資金偏緊的狀況將逐步改善。但外匯占款下滑等因素是趨勢性的,未來資金面依然不會太樂觀。流動性緊張將對市場的估值和風險偏好產生沖擊,也有可能影響實體經濟的增長。因此,流動性緊張對股市存在估值水平下降和企業盈利水平下降的雙重影響。這一點需要繼續密切關注和跟蹤。

      既需謹慎也不悲觀

      大跌之后,投資者信心大多處于脆弱狀態。如何冷靜客觀看待股市走向,顯得尤為重要。

      短期而言,市場風險雖已得到較充分釋放,但目前也難以看到市場趨勢逆轉的推動因素。上市公司業績方面,盈利整體上進入中低速增長期,特別是對指數影響較大的大盤藍籌公司,大多屬于較為成熟的傳統行業,市場對其成長性持謹慎態度;流動性方面,雖然監管層開始釋放積極信號,但短期內難以看到資金充裕局面。此外,中小市值股票近期高位大幅振蕩,市場炒作小股票的熱情依然高漲,結構性泡沫的風險不能忽視。


      盡管股市仍然面臨重重壓力,但過度悲觀也不可取。截至6月25日,滬深300(2213.317,12.68,0.58%)指數對應的12個月預期市盈率為8.5倍,與2006年以來的谷底值非常接近。即使不包含銀行股,市場的市盈率也僅為11.2倍。從企業盈利情況看,預計2013年滬深300指數盈利仍將實現正增長,只是增幅有所放緩。A股的估值水平已基本與國際接軌,且低于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市盈率。估值是未來市場運行的一條重要支撐。

      國海證券(10.42,0.10,0.97%)研究員萬小勇認為,從中長期視角來看,主動擠壓潛在金融風險,加快推進轉型升級,對于打造“升級版”經濟是有利的。如果在這個格局下扎實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應當對中國經濟中長期增長潛力保持樂觀,也有理由相信,在市場調整之后風險偏好將會重新提升,代表未來經濟方向的新興行業和成長股將引人矚目。

      劉獻軍則認為,經濟轉型是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重點,經濟將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轉變,經濟結構調整和去產能化任重道遠;城鎮化將被賦予新意義,而非簡單的投資擴張;外圍資本市場的流動性寬松將逐步終結。因此,未來A股市場可能在相當長時期內維持指數振蕩探底而階段性、結構性行情相對較為活躍的局面。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