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資本市場

    深圳特區報:深圳“掘金”灣區經濟

    星之球科技 來源:深圳特區報2014-03-17 我要評論(0 )   

    聚焦灣區經濟,是2014年深圳市長許勤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點著墨之處,我市將重點打造前海灣、深圳灣、大鵬灣、大亞灣等灣區產業集群。這意味著,灣區經濟成為城...

           聚焦灣區經濟,是2014年深圳市長許勤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點著墨之處,我市將重點打造前海灣、深圳灣、大鵬灣、大亞灣等灣區產業集群。這意味著,灣區經濟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動脈。

     

      縱覽世界著名灣區,如紐約灣區、東京灣區、舊金山灣區等,深圳鐘情于與舊金山灣區相類比。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產業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曹鐘雄認為,舊金山不是傳統的經濟、政治中心,而是依靠科技、產業發展起來的世界創新中心,這一點,深圳與其非常類似。

     

      不少專家學者也認為,深圳發展灣區經濟,可以舊金山灣區為模板,整合現有資源,優化灣區經濟發展布局,驅動經濟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騰飛,加速進入世界一流經濟體隊列。

     

      科技 灣區經濟的“弄潮兒”

     

      深圳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魏達志教授認為,深圳發展灣區經濟,首先需要把握的一點,是作為后工業化中心城市,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等高新技術產業。

     

      以舊金山為范本,科技引領成為灣區經濟發展的要義。在日前高新區一個內部會議上,深圳市相關領導指出,發展灣區經濟,高新區將發揮重要作用。

     

      2013年,高新區以占全市1.17%的工業用地、占全市4.35%的從業人口,實現了高新技術產品產值2844.12億元,占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的23.9%。園區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0.095噸標準煤,相當于全市GDP能耗平均水平的20%。

     

      大族激光董事長兼總經理高云峰認為,深圳灣以高新技術園區為龍頭,已經形成了全市在未來主要的科技創新和總部聚集區,創新創業氛圍十分濃郁,聚集了100多家重要的上市公司。同時,深圳提出灣區經濟概念,最大的“底氣”所在,是已經形成了優勢產業集群。“硅谷就是通過知名龍頭企業和上下游企業形成集聚,帶動整個區域的快速發展,深圳灣在這方面具有很好的產業基礎,已經涌現出電子信息、互聯網等大批行業龍頭企業。”

     

      前海 灣區經濟的“橋頭堡”

     

      深圳和舊金山還有一個相似點:都是以科技型產業為主,依托科技產業帶動金融及相關服務業。

     

      魏達志教授認為,深圳發展灣區經濟,要重視發展高端現代服務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金融業。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對本報記者表示,前海的未來,不是金融市場的交易中心,而是金融創新的中心,依托深圳優勢,發展金融創新,如科技、金融結合等。

     

      進入前海時間的深圳,依托金融創新和發展高端服務業,為深圳發展灣區經濟帶來更豐富的想像力。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00家港資企業在前海注冊。統計表明,去年前海跨境人民幣業務達150億元。目前已有4500家企業入區,全年有望突破1萬家,服務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

     

      深圳市政府投資項目評審中心高級工程師劉林認為,前海在打造交易平臺上應更加多品種、多元化,吸引全國甚至全世界的資金。這方面如果涉及國家政策層面,深圳要積極地向中央要政策,也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先行先試。

     

      深港合作 灣區經濟的“跳板”

     

      毗鄰香港,是深圳發展灣區經濟的一大獨特優勢。

     

      深圳高新區的虛擬大學園區,是觀察深港合作的重要窗口。這里分布著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眾多香港知名高校的深圳產學研基地(中心),正成為深港聯合創新的集聚地。而灣區經濟概念的提出,則為這些香港高校的深圳研究院帶來了發展的新動力。

     

      截至目前,香港院校在深圳設立科研機構72家,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室8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1家,深圳市重點實驗室7家,投入約1.91億港元;注冊企業13家,注冊資金約2.9億港元。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教授、商務創新及全球化研究中心執行董事李本能告訴記者,深圳香港都有自己的優勢,可以取長補短。比如,“香港的科技人才不足,而深圳科技人才很多;香港在國際化上更加成熟,深港合作將提升灣區經濟的國際影響力。”他同時指出,深港合作發展灣區經濟,要有清晰的目標,解決具體的問題。“世界上其他灣區都是同一個區域、同一個政府,深港間體制不同,相信一定會有更多更大的創新空間。”

     

      海洋產業 拉動灣區經濟躍入“深藍”

     

      數月前,中央提出中國愿與東盟國家共同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深圳是亞洲最大的陸路口岸,同時有海港、空港、信息港聯動的優勢,深圳通過灣區經濟,可望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綜合開發研究院博士胡振宇指出,“海上絲綢之路”不只是一個通道,更重要的是,通過海洋實現產品、文化、思想的交流和融合,而深圳要成為其中的一個凝聚點。

     

      “灣區經濟與海洋經濟雖然不完全一樣,但有交叉之處。這意味著,深圳在面臨陸上土地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可將發展視角投向海洋。”胡振宇認為,灣區經濟的提出,也與深圳發展海洋產業等未來產業的發展相契合。

     

      根據未來產業規劃,將以深圳灣、大鵬灣、大亞灣所形成的天然海洋灣區為核心,打造深圳灣海洋經濟生態灣區、大鵬灣海洋經濟提升灣區和大亞灣海洋經濟新興灣區。同時,深圳在海洋產業的空間布局上也有所側重——深圳西部重點發展海洋電子信息、海洋高端裝備等產業,打造大型海洋企業總部集聚區;深圳東部重點發展海洋生物、游艇等產業,打造中小企業總部基地及研發設計中心。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