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資本市場

    恒久光電攜“老項目”IPO 醉翁之意不在酒?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上海證券報2014-05-22 我要評論(0 )   

    隨著IPO預披露逐日更新,越來越多曾折戟IPO的公司攜著老項目又一次站在發審會的門口。 投資者容易產生的疑慮是:時隔多年,原先募投項目的前景是否依舊光明?這些帶著老...

          隨著IPO預披露逐日更新,越來越多曾折戟IPO的公司攜著“老項目”又一次站在發審會的門口。

     

      投資者容易產生的疑慮是:時隔多年,原先募投項目的前景是否依舊光明?這些帶著“老項目”二次沖刺IPO的公司是否存在投行人士所言的“誰在乎募投項目成不成功,手里有錢才是最重要的”的情形?

     

      攜“老項目”再上路

      據統計,目前已有崇達電路、蘇州恒久光電、今天國際物流、普路通供應鏈、中礦資源勘探等公司的募投項目與幾年前IPO被否時提交的項目幾乎一致,甚至有的公司僅對文字表述略作調整后,募資額度近乎翻番。

     

      蘇州恒久是一家以留學歸國博士為核心組建的高新技術企業,坐落于蘇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專業研制及生產新一代激光打印機、數碼復印機、激光傳真機及多功能信息一體機等現代辦公設備中最為核心的光電轉換及成像器件——激光光導鼓(Organic Photo-Conductor Drum,簡稱OPC鼓)。

     

      該公司經過自主研發和集成創新,掌握并擁有生產激光OPC鼓整套核心技術和裝備集成能力,首次在國內建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度自動化生產線及相關技術裝備,實現了激光光導鼓的國產化與產業化。

     

      如即將三度上會的H公司,其于2010年首次IPO獲準后因核心專利失效被撤銷了上市資格。而在本次發布的預披露文件中,雖然上述已經失效的各項核心專利均已不復存在,改用其他18個專利替代,但募投項目并未做重大調整,仍為“激光有機光導鼓擴建項目”(原為“激光有機光導鼓建設項目”)和“有機光電工程技術中心建設項目”,差別僅在于計劃產能有所提高。最新的預披露顯示,“激光有機光導鼓擴建項目”達產后,預計將形成年產各型激光OPC鼓2400萬支,較2010年預披露中的1500萬支提升了900萬支。隨著產能的提升,公司擬投入的募集資金額度也水漲船高,上述兩項目的投資金額分別由2010年的1.54億元和4000萬元增至1.90億元和5180萬元。同時,此次擬發行3000萬股其中老股轉讓股份數不超過2000萬股。該公司此次擬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中小板:募投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2.42億元。

     

      還有C公司,其在2012年被否的IPO申報中,擬用4.74億元募資投“小批量PCB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用于生產小批量多層PCB和小批量HDI產品。當時,該募投項目的設計規模為年產36萬平方米小批量多層PCB和4萬平方米小批量HDI產品。而在最新的預披露中,C公司擬用7.79億元募資全部投向“小批量PCB生產基地(二期)建設項目”,預計建成后將年產小批量高層板(8層以上)24萬平方米、小批量HDI線路板24萬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二期項目的投資增加了六成多,產能也放大很多,但是經濟效益卻未有增長。C公司預計二期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8.77億元,年均凈利潤為1.08億元”,與2012年預披露時的預測絲毫不差。

     

      曾于2010年上會被否的Z公司,當年兩個主要的募投項目“勘探主輔設備購置及補充營運資金項目”、“組建公司實驗研發中心項目”分別擬使用募集資金1.62億元和1910萬元。而在最新的預披露文件中,前述兩個項目的名稱略有修改,變為“勘探主輔設備購置及配套營運資金項目”和“公司實驗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其計劃募投資金則分別增至2.94億元和5529.86萬元,合計募投資金從1.81億元升至3.49億元,漲幅逾九成。

     

      雖然上述募投項目并非當年導致IPO被否的直接原因,但是攜“老項目”再申請IPO的公司不免要面臨幾個問題:其一,時隔多年外部環境多有改變,原先募投項目的投資價值是否要打折扣?其二,這些年“老項目”的投資進展如何,如果已自籌資金幾近竣工,是否代表公司并不缺錢?如果一直拖著沒有開工,又是否表示項目必要性有所欠缺?

     

      記者發現,多家公司在最新預披露中并未明確“老項目”的建設進度。對此,有私募人士表示,“律師都會要求公司寫募投項目的建設進度,但很多時候律師也不知道真正的進度,都是聽公司的。”

     

     

     醉翁之意不在酒?

      今年以來,已有超過180家已上市公司用募集資金永久補充流動資金,其中IPO募投項目節余最為常見,終止或縮減募投項目而套現也不鮮見。那么,那些攜“老項目”重新沖刺IPO的公司是否會“學樣”,頗令人生疑。

     

      “有些公司并不在乎募投項目成不成功,流動資金才是最主要的。”有投行人士直言,誠然,很多公司終止或縮減募投項目是因外界不可抗力,但也不排除有些公司在規劃募投項目時已經“醉翁之意不在酒”。

     

      “除此之外,一般公司在IPO的時候,都希望把計劃募集資金額度設高點,為了將來節余補充流動資金。”上述投行人士稱,“募集資金都要存放于資金專戶,使用受到嚴格監管,但是補充流動資金后,做什么就很自由,很難被監管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