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3D技術應用前景廣泛 浙商呼吁開辦專門3D打印產業園

    來源:中國臺州網-臺州商報2015-01-27 我要評論(0 )   

    浙江大學臺州研究院研發的創想者3D打印機DLP珠寶打印機日前,數幢3D打印的建筑集中亮相江蘇,讓人再次見到3D打印把天馬行空變成

     

    浙江大學臺州研究院研發的“創想者”3D打印機

    DLP珠寶打印機

        日前,數幢3D打印的建筑集中亮相江蘇,讓人再次見到3D打印把“天馬行空”變成“腳踏實地”的魔力。從備受質疑到飛躍性發展,3D打印的發展不過短短幾年的時間,如今,它正在給傳統制造業帶來一次又一次地震,與此同時,在臺州,一些3D技術開發應用的先行者,亦將這項技術廣接地氣,變為助推產業升級的新利器。

        3D打印的移軸精度可達到0.0127毫米

        回溯到4年前,那個時候,3D打印在國內還只是“象牙塔”中的傳說。

        “3D打印最先是在國內高校中的科研院所里,那時大家還沒有意識到它給國內制造業帶來的震動。”現在已經是浙江大學臺州研究院3D打印項目負責人的林凱回憶。

        2012年,尚是“門外漢”的林凱在多次出國考察的過程中發現,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的3D打印技術早就在設計制造中推廣普及。

        回國后,林凱迅速在家鄉黃巖成立了3D打印工作室。“黃巖有模具之鄉的美譽,3D打印對傳統的工藝流程、生產線、工廠模式等都是重生再造。”作為土生土長的臺州人,林凱深知3D打印將對當地模塑行業的沖擊。

        同樣有敏銳市場嗅覺的還有黃巖合創快速制造技術有限公司、華曙高科、浙大臺州研究院等,這些在國內外3D打印頗有研究的科研院所、企業紛紛在臺州“扎根”。

        去年8月,林凱與浙江大學臺州研究院的相關學者共同合作研發生產3D項目,組成一個20人左右,集研發、檢修、組裝等的團隊。

        從借鑒到創新,臺州的3D打印技術走過艱難的自我摸索之路。“3D打印設備在臺州主要用于工業用途,設備穩定性一定要好,材料方面也有海正PLA生產基地的先天優勢,共同研發機器、材料和配合臺州當地產業。”

        3D打印的入行門檻不算高,低端愛好者機器最便宜的不足千元。我們平常見到的3D打印主要是桌面打印機,而實際上,3D打印還分為激光燒結、光固化等。

        “雖然激光燒結等精度上都有優勢,但是因為成本高達幾百萬元,臺州的企業還不是非常了解3D打印,前期也不會投入太多成本進行技術升級,推廣起來很難,基本上是以購買服務為主。”林凱說。

        目前,浙大臺州研究院已經在桌面打印機,光固化機器等方面進行了探索。特別是在桌面3D打印方面,他們的機器在硬件上已處于國內領先,用的是伺服電機和閉環控制系統,而其它普通的3D打印機多數采用步進電機。這最大的好處就是提高了精密程度,XYZ軸的移動精度可以達到0.0127毫米,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基本滿足企業的設計生產需要。

        助推溫嶺水泵水暖閥門轉型升級

        3D打印的水泵可直接進行性能測試

        不開模具就做出樣品,對于臺州不少企業來說,3D打印已經見怪不怪了。

        當前3D打印的需求處于井噴期,原先制造業靠山寨打市場的模式走不通了,走創新路線意味著要在研發方面投入更多財力精力,3D打印無疑是首選。

        如何和當地產業深度融合?浙大臺州研究院選擇的是“產業抱團”。

        溫嶺的水泵閥門制造全國知名,林凱專門針對溫嶺水泵閥門產業特點,和英國、德國的實驗室合作研發高性能尼龍,打印出來的水泵和真機的性能相近,可以直接裝進電機進行測試。解決了3D打印產品“中看不中用”的弊端。

        目前,已有四五十家企業和浙大臺州研究院達成3D打印合作。

        林凱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原先一個產品直接開模要幾千甚至上萬元,一旦產品不滿意,還要重新做。現在水泵企業購買整套3D打印設備也就2萬元左右,用3D打印一整套家用水泵,也只要八九百元錢。

        另外,企業產品的研發過程變得更加“私密”。“過去企業要將圖紙交給快速成型企業進行開模,常常會出現創意被盜用的現象,一些大型水泵廠為做好保密工作,不得不把一個產品分成好幾塊分散加工。現在設計師只要把樣圖接入配套的程序,就可以實現自我操作,直接打印出一體化的產品”林凱說。

        3D技術應用不斷推廣

        這兩年來,臺州的各大院校幾乎都將3D打印技術“請”進了校園,成了放飛孩子創新思維的重要“老師”,有的甚至探索開設3D打印課程和專業。

        在工業設計課程上,原先很多實現不了的設計,現在都可以打印出來;在一些中小學的勞技課上,打印一些上課所使用的道具;一些幼兒園,小朋友可以通過在專門的軟件上做畫,就可以實現直接打印……

        “3D打印技術可以培養創新精神,尤其是青少年,如果從小接觸創新設計、機械制造,可以培養創新思維。”臺州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更是開設了3D照相館挖掘起了商機。

        林凱告訴記者,目前自主研發的機器加上代理的國外品牌,每個月有可觀的銷量。

        “現在正是3D打印投入的機遇期,必須抓準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目前國內機器的缺陷是沒有恒溫裝置,3D打印過程中塑料因為熱脹冷縮容易出現變形的現象,如果能夠讓成形倉恒溫,那么今后許多材料都可以被打印出來,很多設計可直接打印出來使用裝配了。”林凱認為,3D打印的研發之路還任重道遠。

        “目前臺州3D打印企業還太分散,可以把幾家聚集在一起成立專門的3D打印產業園,增強行業氛圍,同行之間也能相互切磋,對于3D打印的技術推廣都會有好處。”林凱建議。

    轉載請注明出處。

    3D打印產業園3D打印機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