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又有新用途
不戴眼鏡
室外看
以前的3D技術 難以擺脫眼鏡
所謂的裸眼3D技術其實并不復雜,都是通過兩只眼睛在觀看同一個事物時的不同視差來產生立體效果的。目前絕大部分的裸眼3D技術只能存在于實驗室內,還不能大規模生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光柵設計的難點和顯示屏的貼合精度;同時對攝像頭模組的工藝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從顯示原理來說,目前的裸眼3D技術主要分為光柵式和棱鏡式。
光柵式:
利用雙層LCD面板形成光柵與顯示面,雖然省去佩戴特殊眼鏡的困擾,但卻會造成解析度、亮度降低限制。
棱鏡式:
液晶屏的像平面位于透鏡的焦平面上,這樣在每個柱透鏡下面的圖像的像素被分成幾個子像素,這樣透鏡就能以不同的方向投影每個子像素。雙眼從不同的角度觀看顯示屏,就看到不同的子像素。這種技術不會降低屏幕亮度,但成本較高。
據國外媒體報道,近日,奧地利的研究人員宣稱,他們已開發出一種激光系統,可以將不同的圖像分別投射到雙眼之中,使人可以不借助眼鏡就能看到3D圖像。利用這一技術,紐約時報廣場上可能將首次出現3D的大屏幕廣告。
研究人員稱,這一突破也意味著觀看3D電影時將不再需要佩戴笨重的眼鏡,在室外的大屏幕上也可以直播3D的體育賽事,使成千上萬的人可以同時看到圖像。據介紹,這種系統能將激光以不同的方向進行投射,因而在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圖像。這些圖像的角分辨率(指成像系統或一個部件的分辨率)都很高,可以讓雙眼看到的圖像各不相同,產生3D效果。
調節強度 激光可以射到不同地方
2013年,新興的TriLite Technologies公司產生了開發這種新型顯示器的想法,之后該公司一直與維也納科技大學合作,制作了第一臺原型機。盡管第一代3D屏幕分辨率很低,但明確表明該系統是可行的。
目前,研究團隊正在開發第二代3D屏幕,將能以更高的分辨率展示彩色圖像。最關鍵的一點是確保單個激光像素的工作,而將這些像素在屏幕上顯示出來則不是難事。每一個3D像素(稱為Trixel)由激光和一個可移動鏡片組成。鏡片可以調節激光束經過視野時的方向,從左至右。在鏡片移動過程中,還可以對激光強度進行調節,確保不同的激光投射到不同的方向。
想要體驗3D效果,觀看者需要與屏幕保持一定的距離。如果距離過大,兩只眼睛接收的圖像就沒什么差別,與2D圖像相同。不過,根據不同地方的要求,可以對觀看3D效果的距離進行調節。
更加真實 可以顯示數百張圖像
電影院在播放3D電影時,只能顯示兩種不同的圖像,對應左右兩只眼睛。然而,新開發的這種屏幕可以顯示數百張圖像。在經過該屏幕的時候,人們可以看到顯示物體的不同側面,就像經過一個真實物體一樣。
不過,要實現這樣的效果,就需要一種全新的視頻格式,目前研究人員正在進行開發。TriLite Technologies公司的首席技術官弗朗茨·菲德勒說:“現在的3D電影可以轉為我們的3D格式,但我們希望能有專門為這種屏幕拍攝的影片—或許需要更多數量的攝像機。”
與傳統的電影屏幕相比,這種新的屏幕將非常鮮活生動。它能在室外使用,甚至是在明亮的陽光下。
從首批設計到第一臺原型機,研究人員花了3年時間。目前,該技術已經獲得專利,并在數種科研出版物上發表。第二臺原型機預計將在今年年中完成,商業發售預定在2016年進行。
預測
未來兩年 裸眼3D或有上億用戶
早在幾年前,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研究光學的物理專家約翰·科賽爾就預測:“無需佩戴眼鏡,這就是3D顯示技術的下一個發展趨勢。”
目前,包括亞馬遜、夏普在內的很多廠商都開始試水裸眼3D產品,韓國的很多公司也在研制這項技術,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蘋果公司更是被傳iPhone7將搭載裸眼3D觸控屏幕。
盡管很多人看好裸眼3D技術,但一位知情的技術專家透露,目前而言,裸眼3D技術在很多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像蘋果這樣的大公司,如果要推出一款產品,一定會針對所有的用戶,但裸眼3D產品目前有些特點可能不太適合所有觀眾,比如老年人看久了可能會頭暈等。”
裸眼3D技術專家何光彩博士引用了一個預測稱,未來兩年內,裸眼3D產品可能會擁有1億的用戶。
家用全息投影儀 預計10月推出
在不少科幻電影和電視劇中,我們都見識過全息投影儀。它已與懸浮滑板、飛車一起,并肩成為三大最讓人垂涎的想象科技。
現在,你可以擁有一個能擺在自己客廳里的全息投影儀,它將由設計公司Bleen推向市場了。
該公司已在某眾籌網站上發布了該產品的概念,并聲稱,這個裝置是“實用的可攜帶3D投影系統,不需使用任何玻璃屏幕,也無需其他設備支持”。宣傳片中可以看到,年輕的白領正在用它進行種種全息投影娛樂、商務等活動,比如收發郵件、打電子游戲等,甚至連拼字游戲都可以升級成懸浮3D版。
Bleen公司的CEO說,他們的終極目標是“推出真正的可消費產品,讓每個人都可以觀看立體的空間3D影像”。Bleen使用的技術是這樣的:使用上百臺高分辨率攝像機拍攝,輔以動態捕捉重建軟件。這款軟件是按照卡內基梅隆大學去年年初提出的思路設計的,Bleen所用到的一些其他技術也已在創新的傳統電影布景、體育賽事和表演中應用過,所以它的實現并不是紙上談兵。
這款產品預計將在今年10月首次推出。公司還已著手為這款產品開發相關App。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