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家資產不足百萬的小微到細分行業龍頭
10日,初春的獅城大地,依然透著絲絲寒意。
在河北華工森茂特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二期項目建設現場,高大的廠房已經建成,不久后這里就將開始建設新的激光裝備制造生產線。
看著企業今天的家底,華工森茂特總經理王竹峰感慨萬千:“2009年,華工森茂特的前身還是一個資產不到100萬元,生產機箱面板的小微企業,正是激光技術拯救了企業。”
2009年,在外地參加一個展會時,王竹峰親眼見識了激光技術在機箱面板加工方面的應用,產品的精美程度一下子就把他吸引了。但是激光設備高昂的造價也讓他心有余悸,“我們企業不大,花那么多錢買激光設備,值嗎?”
回到滄州幾個月后,他的一位好朋友恰好也向他力薦激光設備,說這是未來制造業發展的趨勢。王竹峰又心動了,他終于下定決心“賭一把”。
花了290萬元,王竹峰擁有了第一臺激光切割機,企業的產品也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客戶反映產品精度高了,質量更好了,這時我們又決定進軍石油篩管領域。使用激光加工石油篩管,可以將縫口寬度精確到0.1毫米,而且縫口表面光潔度更高。為此,我們成立了河北森茂特公司。”
依托滄州雄厚的管道裝備制造基礎,王竹峰抓住了國際市場石油篩管需求井噴的機遇,企業也隨之快速壯大。森茂特在激光石油篩管的異軍突起,很快吸引了華工科技的注意。作為森茂特激光加工設備主要提供商,華工科技也嗅到了激光應用在石油化工領域的巨大商機。
“華工科技是上市公司,激光技術研發應用是企業的核心之一。這些年華工科技也在尋求從產品經營向“制造加服務”轉型。如果能與森茂特合作,將是一個很好的嘗試。”華工科技副總裁鄧家科表示。
然而,對于河北森茂特而言,華工科技拋來的橄欖枝并不好接。“華工科技是激光產業的龍頭企業,無論是規模還是資源支配能力,森茂特都無法與之匹配。萬一合作過程出現問題,我們怎么辦?而且雙方合股之后,現有訂單的一部分利潤也將被分走。”不少森茂特高層都顧慮重重。
但是考慮到華工科技的資金實力和市場資源,如果合作成功,森茂特將實現質的飛躍,王竹峰三思之后還是決定一試。經過兩個多月艱苦細致的談判,雙方最終達成了合作協議。2013年10月華工科技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擬與河北森茂特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合資公司“河北華工森茂特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華工激光持股55%,河北森茂特持股45%,合資公司主要從事管材激光切割加工及石油管道貿易等業務。
強強牽手也讓森茂特發生了巨變。企業資產目前已經超過3億元,擁有幾百臺(套)激光切縫設備,成為全球石油篩管制造龍頭企業。
“雖然我們舍棄了一時的利益,但換來了更加長遠的發展。”王竹峰興奮地說。
產業之巢引來“南資金鳳凰”
“今年領創激光在全國賣出的第一臺設備,就是滄州公司銷售出去的,這是個好兆頭。”2日,蘇州領創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智宏與記者一見面,就情不自禁地說。
1月19日,滄州領創激光項目正式建成運營,雖然運營時間不長,但捷報頻傳,這給陳智宏吃下了一顆“定心丸”。“滄州公司的創立,是領創科技布局和穩固北方市場的重大戰略部署。一個多月運營情況顯示,這一步走得非常正確。”
成立剛剛4年多的蘇州領創,是激光產業的一顆新星,位列激光切割機全國三甲,累計銷售合同額近十億元。企業擁有專利權39項、軟件著作權3項,研發的“高速高精超大幅面激光切割機”填補了國內空白,被認定為江蘇省企業技術中心、江蘇省高性能激光加工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在激光行業浸潤了10多年的陳智宏深深了解這一新技術對于傳統制造業的改變。“和原有的金屬加工技術、設備相比,激光加工精度更高、能耗更低、更加節省勞動力,這正好解決了制造業轉型升級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激光應用在美國各行業產生的G D P比重達50%以上,歐盟國家目前約有46%,而在我國,從樂觀的角度看,也僅僅才占到了8%到10%。這也是中國制造與發達國家差距所在。”
“京津冀和東北地區制造業規模很大,但在激光應用方面還不發達,這個巨大市場非常誘人。同時,北方地區缺少大型激光應用裝備制造企業,領創科技作為行業三甲,在滄州布局也是為了擴大北方市場。”
2013年,領創激光就有意在北方布局。這時,遼寧一個國家激光產業園正在招商,陳智宏就對周邊市場進行了考察。雖然產業園優惠政策不少,但當地產業配套不完備、交通等基礎設施還有待完善,最終陳智宏放棄了在遼寧建廠的打算。
這時,陳智宏把眼光轉向了滄州。2012年國際石油篩管市場爆發時,森茂特購買了領創40臺激光切割設備,領創激光也因此和不少滄州企業接上了頭。而隨著滄州激光設備需求近年來激增,陳智宏開始“心有所屬”。
剛開始考察滄州時,陳智宏特意到青縣、泊頭、南皮轉了一圈,這一轉也讓他下定了決心。“滄州及周邊地區的鑄造、五金加工、機械制造產業基礎很雄厚,產品配套完備,太符合我們這種裝備制造企業的要求了。而且滄州的裝備制造業也亟須與激光產業接軌,加速轉型升級。”
2014年11月,領創科技正式落戶運河工業園區,3個月后,企業建成運營。而陳智宏又在謀劃更宏偉的藍圖:“在滄州設立公司,可以減少企業在北方市場服務半徑,形成‘南昆山,北滄州’的市場格局,把滄州領創激光作為北方的銷售和服務基地,深耕激光裝備配件和服務這個更廣闊的市場。”
“逼出來”的法子讓企業盡快投產
2日,在位于運河工業園區滄州領創激光的“車間”里,設備調試和員工培訓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但令很多人想不到的是,這樣干凈、整潔的車間其實是租來的。
“這么做并不符合項目建設的一般規律,其實就是被‘逼’出來的。”運河工業園管委會主任梁向東說。
原來,領創激光在園區落戶后,非常希望盡快投產,這樣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推廣企業新研發的一種產品,早日占領市場。但如果按照正常的項目申報、審批和建設程序進行,企業投產很可能要延期半年甚至一年時間。
企業所需就是最重要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園區管委會想了不少辦法,最終通過協調,租用了另外一家企業的廠房,讓領創激光先行使用。而項目申報、審批同期進行,既沒有耽誤企業市場布局,也沒有影響項目建設進度。
雖然租用的車間規格上并不符合領創激光的要求,但陳智宏還是很安心。“這充分表明了運河工業園區一心為企業服務的態度,有了這樣的服務,企業的發展就沒有后顧之憂了。”
這也代表了梁向東的心聲。“運河工業園在設立之初就決定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但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并不意味著對傳統產業的簡單替代,而是通過促進新興技術的產業化和傳統產業的高技術化來實現產業的升級換代。”
運河工業園最初規劃發展LED、安防等產業,但這些產業缺少基礎,發展成本比較高。隨著森茂特的快速發展,運河區迅速調整發展方向,把聚焦點瞄準了激光產業。
“森茂特的資產從100萬元增長到超億元僅用了不到3年時間,這充分表明激光這個產業前景是光明的。因此區委、區政府通過到武漢進行考察,與國內激光巨頭接觸,最終形成了激光產業的發展思路。之后,通過華工森茂特的組建、領創激光落戶一條完備的激光產業鏈就成型了。”梁向東表示。
新興產業的發展不能憑空而為,必須依賴于傳統產業所形成的技術積累、制造能力、產業組織等基礎支撐。滄州及周邊地區工業門類齊全,行業特色明顯。特別是以電線電纜、彎頭管件、汽車配件等為龍頭的一批優勢產業,與激光和電子研發應用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可以進行有效對接。
之后,《運河區進一步加快激光產業發展的扶持辦法》等多項政策出臺。同時,運河區成立項目建設指揮部,努力實現園區“七通一平”,通過以商招商、全員招商擴大激光產業發展規模。
憧憬未來,梁向東信心滿滿。“運河區對激光產業的持續培育,已經初見成效。未來,隨著激光產業走向成熟,滄州產業升級將發生徹底改變。”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