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電站缺錢?其實錢還真不是事兒,只要你找對了風口。2015光伏投融資論壇上,國開行、招行說了他們今年打算把錢往哪投、怎么投,保險公司吐槽了難言之隱,阿特斯分享了幾票大生意的融資經驗,能源局官員建議把地方政府也拉進來。
梁志鵬(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建立光伏投融資地方合作平臺
投資者,特別是銀行、金融機構關心的應該是每年新增裝機到底哪一個是主要的。可以看到,水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加起來已經遠遠超過了火電,可再生能源在投資中,2014年占到了65%(2800億人民幣),這里面有3個(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分別都達到了900億元左右(占20%左右)。
從投資角度來講,今后估計也是這樣一個趨勢,每年新增電力裝機在資金構成中可再生能源已經是最主要的了。從太陽能來看,也已經占到20%的規模。對于全球光伏發展的趨勢,在過去的七八年當中,光伏發電經過了快速地增長,2014年達到4500萬千瓦,我個人意見可能2015年規模要達到55GW。當然到底達到達不到,還要市場來決定。
對光伏電力投融資創新提一些倡議,供參考:
第一,要建立專業化的服務,銀行如何支持光伏電力發展,首先能不能成立專門部門來做這樣的業務,對小型光伏發電項目能不能設立一個貸款網點,用這樣的改進服務來改進工作。
第二,要建立簡便規范的融資服務流程,對貸款審核流程能夠進行簡化,而且使得貸款條件能夠標準化,這樣就能夠做到效率提高。
第三,能夠進行金融產品創新,使得貸款能夠和光伏電站特點相適應,能夠提供長期貸款,也能夠給小項目提供小額貸款。
第四,能夠實行綠色信貸,利率可能適度下浮,在抵押方式上能夠靈活,推廣項目融資,也就是說用項目的電費收益權來進行質押,不再要求股東項目業主用固定資產抵押。
投融資方面有幾個創新方面:
第一,投融資創新是不是可以利用互聯網金融進行創新,現在大家已經開始探索眾籌模式,這樣開辟一個全民投資光伏電力的新時代,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投資固定資產獲得穩定的收益。
方面二,建立專業的投資基金,由專業化的投資機構,與大眾的投資相結合,創新一種風險分擔和收益分成新模式。
方面三,推行光伏電力投融資的銀企聯盟,由光伏開發企業提供優質項目并承諾工程優質質量,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就能夠提供優質金融服務,由第三方技術機構進行透明化的檢測、認證和運行檢測評估,使得投資者能夠完全了解項目的運行性能。
方面四,建立光伏投融資的地方合作平臺,地方政府與銀行建立融資平臺,滿足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融資需求,地方政府能夠拿出一定的資金,建立公共擔保基金,或者統借統還基金,消除光伏項目的資金償還風險。
郝耀輝(國家開發銀行評審一局副局長):國開行下一步如何支持光伏
一,繼續支持優質企業建設地面電站,試點并推廣優勢的新技術、新模式。支持具有一定發電規模的企業,具有規模成本、技術創建優勢的企業,支持具有較強實力的其他新型投資者,支持聚光光伏、薄膜發電等技術路線。支持資源集約利用的水光互補、漁光互補、風光互補等新型的應用模式。支持電力緊缺的“一帶一路”國家或經濟基礎較好,法律穩定、政策一致性強的國家,建設太陽能發電項目。
二,投貸債租相結合,發揮開行全牌照優勢。利用國開行新能源的投資拉動作用,配套相應的中長期貸款,支持光伏發電項目開發建設,促進優質項目流轉,借鑒飛機、船舶等行業金融租賃的成熟做法,為項目開展融資租賃服務,通過融資租賃盤活項目的資產,釋放企業的資產活力,加速企業資金周轉,促進企業加快項目開發步伐。
三,采用更加靈活的融資結構,支持分布式光伏的發展。除了由傳統發電廠作為業主外,還將考慮引入設備制造企業、產業園區、業主、學校、醫院等事業單位多種類型的投資商,作為項目開發營運的主體。除了采用企業綜合授信、項目貸款等模式外,還將引入融資平臺,構建以企業信譽為基礎,市場化運作,具有借款資格和承載能力的融資主體,探索統貸統還的融資模式。
四,充分發揮信貸資產證券化的資金融通作用,推動籌措專項資金。目前開行在清潔能源領域的信貸資產已超過3000億元,企業優質資產占比較高,具有證券化的條件。同時已經在鐵路等行業成功地通過信貸資產證券化手段籌措資金,開行可以依托現有經驗,結合清潔能源相關資產,以資產證券化手段籌措專項資金,定向開展光伏發電項目融資工作,通過該手段可以盤活現有存量資產,并吸引全國范圍內投資機構通過資產證券化產品,將資金應用于光伏行業,加大對行業的支持力度。
五,引導保險市場啟動,促進保險產品創新。借鑒發達國家的做法,通過項目投融資促進保險市場積極創新,鼓勵、引導、培育我國市場的發電量險等保險產品,破解國內中小微企業的貸款重擔保、難融資的問題,釋放企業的擔保資源,實現風險分擔,激發企業項目開發的積極性。
杜毅(招商銀行總行戰略客戶二部副總經理):把光伏融資變現為市場公眾行為
我們招商銀行總行戰略二部主要是牽頭經營整個光伏電站行業,去年是一個開始,也投放了幾十億。今年想干的一些事情:
從整個價值鏈、產業鏈來看,光伏行業最前端的(電站行業)就是EPC的建設期,這個時期因為參與的主體非常多,有大有小,風險也比較多,有并網的風險等等。在這個階段,我們已經跟一些行業巨頭、產業龍頭合作產業基金,以這樣的形式,銀行可以提供優先級的資金配置,包括在管理上也可以參與。通過產業、行業基金的形式,把風險隔離,把資產打包,把前期的一些評估運維調研都放在可控范圍內。
到了中段,就進入目前傳統商業銀行比較主流的領域,就是項目融資,我們可以配上十年、十五年的項目融資,根據它的現金流,當然也要根據國內現狀。目前綠電補貼到來的時間非常地長,但我相信發展的眼光來看,它一定會匹配和解決的。
我們在項目融資的時候,前期給予一年或一年半寬限期,這個用項目貸款來持有,比較傳統。但是這個資產要清晰化經營,十年、十五年的時間,對銀行來說,基礎定價又不能太高,高了影響業主內部收益率。我們一定會謀求,但目前也看到很多主體都在做,我們也派出團隊成員去學習、跟企業不斷磨合。等它的財務數據連續,現金流穩定,第三方評級能夠出來,希望能把這個資產通過ABS等形式出表,離開表內的貸款。
從整個產業鏈來講,招商銀行2015年希望通過前端的產業基金的協同,中段項目融資的持有,到最后的出表,能夠真正把它變現為一個市場的公眾行為,大家來分享,這樣對行業健康發展是長期有效的。
瞿曉鏵(阿特斯中國董事長):要關注兩個融資模式
第一個,ABS,我把它翻譯成發電資產抵押債券,這種做法通常是把屋頂、小型、分布式的屋頂光伏電量項目租賃合同,把其中評級、質量比較高的租賃合同打包以后,通過國際上的三大評級機構評級,評級以后直接在公開市場可以發放債券。這種做法我們統計在2013年、2014年在美國成功地為光伏業務融資3個多億美金,看起來不多,但是這種ABS的方式通過三大評級機構評級來做,這個在光伏行業以前是沒有的。融資成本在去年和前年在美國市場大約是4%到5%,相對來講還是比較低成本的融資。
第二個,這段時間大家耳熟能詳的,Yieldco,這個詞本身也是一個創新性的詞匯,它實際上是三個投資特性的組合(固定收益、成長性、上市),上市就帶來了流通性和變現性。通常這個都會有一個發起人兼管理人,能夠放進這個的資產都是低風險、高質量的,并且是并網運營以后的資產,它能夠產生固定的、穩定的現金流,因此可以帶來固定收益。它本身就把它的凈現金流的85%左右作為紅利,分派給它的投資者,同時通過發起管理人的強大的新項目開發能力,以及已有項目并購能力,為股東提供12%-15%的成長空間,你如果投了它的話,今天拿一個固定收益,但是可以預期這個固定收益,以后的每股收益每年每股分紅可以有12%-15%的增長。
這樣一個資產,當你達到一定的資產包以后,就可以直接上市,它變成一個可流動性的流動資產。通過這種融資方式,去年在美國為光伏行業帶來了100多億美金的融資,在美國交易的幾個加起來的總市值大約在140億美金左右。它的融資成本(現金分紅率)好的時候大約是2%到3%,也有時候是5%到6%,它確是為光伏資產的證券化以及光伏項目滾動開發提供了一種相對低成本的融資工具。
Yieldco是一個很好的幫助光伏發展的融資工具,它倒不見得是一個賺快錢的工具。有幾個Yieldco是跑贏了大盤指數,也有一些跑不贏大盤指數,還要取決于本身的資產質量,以及有沒有強有力的未來增長性。
隗永鵬(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特殊風險營業部副總經理):保險定價是個難題
對于保險行業來說,光伏電站包括整個光伏行業都是嶄新的行業,以往的數據非常有限,因為保險最根本的原理就是基于大數法則的一個財務轉移方式,它所有模型搭建都要有過往大量數據作為依托。現在國內光伏行業以往主要是上游的組件、逆變器,隨著國內新能源政策的推出,現在國內電站也是雨后春筍一樣的慢慢地起來。
現在市場上對于保險的需求也從前端的組件質量,衍生到后端電站整體的發電量,現在我們能拿到的數據更多是來自于歐洲(尤其是德國)一些發達國家已經有大量電站運營的數據,我們可能通過一些渠道能看到,但是對于國內電站的數據目前還在一個積累過程中,所以現在保險定價的確是相對比較難的問題,但是我們有一些模糊化處理的手段,在一定范圍內我們可能也能介入這個行業。
我認為這個行業其實對于整個金融行業來說都面臨著一些挑戰,包括第三方檢測機構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金融業對于整個光伏的技術、質量的評判都并不專業,可能需要專業第三方來評估質量,包括推廣質量標準。對于保險公司最大的價值就是減少財務不確定性,光伏電站發電量的不確定性可能來自于很多因素,包括技術上的不確定性,未來智能化組件,包括智能化電站管控,可能會從技術上減少一定的不確定性,但是并不能完全消滅,技術上的不確定性永遠存在,只是它可靠性的提高,但不可能是零(從保險角度來看)。
可能還有一些天災人禍、不可控因素,這些大部分都能通過保險的手段轉嫁,如果保險公司承包了這些風險之后,可能對于未來的電站證券化,包括做電站證券化評估和定價,都會更加便利,因為證券化最核心就是把電站資產收益確定性評估出來,這個確定性保險公司承保之后可能會大大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