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解決方案
成都首次使用3D激光掃描體檢千年古塔 年代身世成謎
星之球科技 來源:成都日報2015-04-15
我要評論(0 )
青羊、蒲江聯手啟動甘溪古塔保護維修工程 拉起警戒線、放置標碼牌、架設激光掃描儀昨日上午,青羊、蒲江兩地聯手啟動甘溪古
青羊、蒲江聯手啟動甘溪古塔保護維修工程
拉起警戒線、放置標碼牌、架設激光掃描儀……昨日上午,青羊、蒲江兩地聯手啟動甘溪古塔保護維修工程。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作人員手拿各種測量儀器,有的在古塔四周架設3D激光掃描儀,有的負責測繪畫圖、記錄古塔特征,有的正安放測量標碼牌,還有的向村民借來鐮刀、鋤頭清理古塔旁的雜草,為測繪采樣工作做準備。
青羊區文體旅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作為“青蒲對流”文物保護與拯救工作的重要項目之一,此次兩地聯手啟動甘溪古塔保護維修工程,引進最新的3D打印技術助陣古塔維修,在我市范圍內尚屬首次。
現場探訪
神秘古塔矗立路邊 年代身世至今成謎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顛簸,記者跟隨青羊、蒲江兩地文管所工作人員來到蒲江縣甘溪鎮箭塔村。在崎嶇的鄉村小道間行進,幾經周折,終于在一個拐彎處見到了在這里靜靜矗立了近千年的甘溪古塔。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座大約高15米的密檐式磚塔孤零零地佇立在村道邊,兩條小河陪伴左右,四周竹木參天,十分幽靜。古塔呈T字形,頭大身小,上半部分像是多層樓房,四周有10來個小窗戶。近千年的靜謐時光,小鳥和風為古塔送來了“偷渡者”,它們在塔頂的狹窄空間開枝散葉、茁壯成長,形成一座空中秘密花園,為古塔平添別樣風情;下半部分是中空的石柱,四周的磚已掉得差不多了,有的地方明顯裂開,斑駁的光線不斷從裂縫間透出,整座塔身顯得莊嚴而神秘。
當地老百姓間流傳著這樣一首古詩:“蠻塔照明月,清佛向馬宗。”蠻塔就是甘溪鎮箭塔村,明月是甘溪鎮明月村;清佛是名山縣茅河鄉清佛寺,馬宗則指名山縣馬嶺鎮。在附近長大的箭塔村支部書記高永強說:“上世紀70年代,人們把塔底磚用鋼釬打碎當三合土去修造麻池,當時連敲帶撬,本來就呈‘T’字形的古塔下半部分越來越‘瘦’,直到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后情況才好些。”據高永強說,他十二歲時曾在塔上撿到一枚古錢,依稀記得上面刻著“開元通寶”,可惜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對于古塔的修建時間,記者了解到兩種說法。一種認為,古塔居高臨下,上面有窗孔,加上“箭塔村”的村名,可能是宋代戰亂時期用來抵御外族入侵的箭塔;另一種說法認為,古塔形狀方正,磚用黃泥漿粘接,具有唐代佛塔建筑特征,因此可能是唐代所建。同行的蒲江縣文管所所長夏暉告訴記者,她本人更傾向唐代佛塔的說法,因為從建筑特征看,該塔具有典型的宗教建筑特點。唐宋時期蒲江縣與名山縣之間有一個百丈縣(今茅河鄉),其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均有寺廟,這座古塔或許就是當時寺廟的遺跡。“只是時移世易,目前除了這座古塔,其他建筑大多湮沒在田壟間,古塔本身也缺少碑刻等直接證據,斷代仍有不少爭議。”夏暉說,如果開展大規模的田野調查,也許會有更多發現。
緊急行動
3D激光掃描技術助陣 “青蒲”聯手救古塔
由于塔身裂縫較多,近年來古塔的殘損度已越來越高。“‘4·20’蘆山地震時,離雅安直線距離較近的這里,甚至出現了大面積掉磚的現象。”夏暉告訴記者,加上附近正在進行古鎮旅游開發和城鎮建設,原本清幽的村道經常要通過重車,對古塔的破壞日益加劇,情況已變得非常危急。
夏暉說,這些年也想了很多辦法來對古塔進行搶救維修,甚至從外地請來專業的古建筑維修隊設計方案,但很多專家看過之后都表示不敢“接招”。古塔裂縫較多,采用傳統搭架子的維修方案,稍微掌握不好作用力,古塔就有倒塌的可能。
作為“青蒲對流”文物保護與拯救工作的重要項目之一,此次青羊、蒲江兩地文物保護工作者聯手行動,專門請來了具有3D可視化激光掃描建模技術的科技公司對塔身進行全面勘測,為后續制訂維修加固方案提供數據支撐。“為古塔進行全身檢查的三維激光掃描儀是專門從德國進口的,價值近200萬元。它能像CT一樣,對古塔進行全方位掃描,探明內外損傷和細小裂縫。”勘測現場,正在安放三維激光掃描儀的工作人員劉歡告訴記者,以前用傳統的測量方法來進行塔身測繪只能模擬判斷塔的現狀,新技術則能通過掃描殘損部位生成3D全息影像,在數字模型中恢復古塔原貌。
青羊區文體旅局工作人員表示,蒲江縣甘溪鎮古塔修復工程是青羊、蒲江兩地“青蒲對流”在文物保護和拯救方面的重點項目之一,通過3D掃描,將全面掌握塔身裂縫程度、塔基是否沉降等情況,為制訂修繕方案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他告訴記者,下一步,技術人員將把采集到的基礎數據帶回成都進行分析、建模。兩地文物工作人員將根據檢測結果制訂全方位的修繕方案,召集相關專家開會論證,力爭讓古塔得到全面、精心的保護和維修。
譚雨 本報記者 李自強 攝影 謝明剛
名詞解讀
3D激光掃描技術
3D激光掃描技術,又稱實景復制技術,是“3D打印”技術的一部分。它突破了傳統的單點測量方法,能夠高效率地提供被掃描物體表面的三維點云數據,獲取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全息數字模型。由于其具有快速性、不接觸性、穿透性等特點,在文物保護和藝術品修復領域正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運用。
“以前仿制文物或修復文物,都必須要在原文物表面覆泥模,然后再做蠟模,這樣會對文物產生一些污損。3D掃描成像之后,可以快速在電腦里得到文物的三維圖像,甚至還可采用3D打印的辦法對殘損部分進行修復。“青羊區文體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原標題:我市首次使用3D激光掃描給千年古塔做全面體檢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