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加工技術一直是國家重點支持和推動應用的一項高新技術,特別是政府強調要振興制造業,這就給激光加工技術的應用帶來了發展機遇。在國家制定中長遠期發展規劃時,又將激光加工列為關鍵支撐技術,它涉及國家安全、國防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化和科技前沿的發展,因此國家對激光加工技術給予了高度重視,這必將為激光加工機的制造和產品升級帶來巨大商機。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激光分會的逐年統計顯示,我國激光加工設備的年銷售額一直呈高速增長態勢。2006年,激光加工設備的銷售額已超過20億。這充分說明激光加工技術在我國步入了實用化發展道路。全球工業激光系統產值如下表1所示。
表1 全球工業激光系統產值(百萬美元)(%增長率)

國內工業激光加工系統的銷售臺數和銷售額自1995年才開始有較大的增長,在1995年至1996年,1999年至2001年呈現高峰,有成倍增長。比1999年增長112%,增長較快的原因是電池激光封焊和電子元器件,小五金的激光標記采用了大量的YAG激光焊接機和激光標記機,國產激光切割、熔敷系統應用的增長也較大。
表2 1994-2002年中國國內激光加工系統銷售額(萬元人民幣)

激光加工機主要有以下產品:激光切割機,激光打標機,激光焊接機等組成,2006年我國各類激光加工機銷售額如下表3所示。
表3 2006年我國各類激光加工機銷售額(萬元)

激光切割機
目前國內產量最大的生產企業為上海團結普瑞瑪激光設備公司,年訂貨量已超過150余臺,在全球激光切割機生產企業中產量排第5位。此外,華工激光工程分公司、濟南捷邁、沈陽普瑞瑪和江蘇金方園等也是生產激光切割機的著名企業。預計近期國內市場1~4kW激光切割機的銷量達300~350臺,國內供貨將占200余臺,來自德國、瑞士、日本、韓國和比利時等的國外供貨量為100余臺。
激光打標機
據全球對激光加工系統銷售總量的統計顯示,激光打標機的銷量僅次于激光切割機,居第2位。近年來,激光切割機和激光打標機的銷量各占銷售總量的1/3左右。而我國則相反,激光打標機的銷售額一直占國內激光加工銷售額的50%以上,占據了國內較大市場,并在工業領域拓展應用,與國外相比,其應用范圍更加廣泛。激光打標機的年銷售臺數約為4000~5000臺。近年來,光纖激光器和全固態激光器正批量進入打標機生產企業與之配套。打標機可對零件的固定位置打標,也可對流水線上的物品進行飛行打標。我國生產激光打標機較知名的企業有大族激光、華工激光、楚天激光、大恒激光、桂林星辰激光和志恒達激光等公司。
激光焊接技術與設備
激光焊接技術在國內的應用正迅速擴大,激光焊接機的銷售額僅次于激光打標機和激光切割機。該技術主要用于電池、電器、儀表、五金工具及鋼鐵、航空航天、汽車等工業。其應用分3大類:(1)用于移動通訊,如手機電池的焊接,還有電容、電器、儀器儀表元器件的焊接。(2)用于金剛石鋸片的激光焊接。目前歐洲已禁止使用熱阻焊的金剛石鋸片,而大量采用CO2激光器將金剛石刀頭焊接到鋸片基體上,這種工藝符合安全要求。據報道,基建業使用的金剛石刃具中,消耗最大的為激光焊接金剛石鋸片,需求量約合30億美元。這也帶動了國內企業對這項激光焊接工藝及設備的研發和生產。我國年出口值約為3000萬美元,年出口增長率增高的原因之一是我國人造金剛石刀頭的粉末冶金較好,設備出口量增加。國內生產激光焊接金剛石鋸片的較大企業有華工激光、武漢團結激光、北京安泰、丹陽華昌、石家莊博深和杭州高發等企業。生產激光焊接鋸片系統的有華工激光、武漢團結激光、濟南捷邁、上海團結普瑞瑪等企業,這些企業生產的產品多為多工位焊接系統。(3)激光焊接鋼板。這種鋼板多用于鋼鐵工業(如鋼板在線拼焊、帶鋼拼焊等)、汽車板拼焊(在鋼鐵廠或汽車廠)以及各種殼體類零件焊接,其激光焊接系統不是定型產品,多為“量身定做”。預計這方面市場會越來越大,值得重視,生產這類系統的國內企業有華工激光、上海團結普瑞瑪、武漢楚天等企業。
市場展望
與國外激光加工系統相比,我國的激光加工系統差距甚大,僅占全球銷售額的2%左右。主要表現為:高檔激光加工系統很少,甚至沒有;主力激光器不過關;微細激光加工設備缺口較大;國內應用市場有很大發展空間。目前我國的生產企業正在積蓄力量穩步進入。激光加工技術將會在未來幾年迅速發展,原因有下:
(1)國家重視,各級政府部門都在積極關注、規劃、立項,多方面資金正在注入。特別是國家強調立項主體由大專院校、科研部門轉到以企業為主,這就會促進企業產品的自主創新和技術升級。
(2)國內各類制造業接受了激光加工技術,意識到這項技術可使他們的產品增加技術含量,加快產品更新換代,可達到“敏捷制造”,滿足市場對“個性化”產品的要求。(3)國內已逐步形成了產業群體,激光零部件配套企業逐漸齊全,各類具有特色的激光加工系統制造商紛紛建立,國內已形成4個激光加工設備制造的產業帶,它們主要分布在華中、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京津環渤海經濟發達地區。
(4)國際知名的激光加工制造商有的在華投資建廠,有的與國內合資生產,總趨勢是紛紛進入,形成國際競爭國內化。
(5)國內在主力激光器方面逐步過關,現已進入市場應用。如大功率軸流CO2激光器、中小功率金屬腔射頻CO2激光器、半導體泵浦全固態激光器、光纖激光器及倍頻DPL、大功率二極管模塊等正蓄勢待發,已步入產品化的初期階級,并投放市場。為國產激光加工的升值開拓新應用創造條件。
國產企業現狀
我國激光制造技術的應用研究水平和應用規模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在產業方面,一些中、高檔激光產品及其材料、元器件仍然停留在開發階段,或尚未形成規模,高檔、高智能、高自動化的激光產品比較缺乏。不少激光加工應用在我國仍是空白或剛起步,如激光微加工、特種材料加工、激光納米加工以及飛秒激光加工等。國內工業激光企業的力量從技術、性能、資金、規模等比較弱小,企業的核心技術競爭力不足,“產品結構”趨同,以及缺少一些重大創新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是目前國內激光產業存在著的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中國加入WTO后,進口激光產品的價格降低,使國產激光產品的市場份額、價格和利潤受到嚴重威脅。由于海外公司的紛紛涌入,人才競爭局面更趨激烈。在激光加工應用推廣方面也有不少困難,例如,我國制造業中的很大一部份是組裝業,以國內現有的工業基礎很難對一些國外引進組裝機械中傳統工藝進行改造更新、采用諸如激光加工之類的新工藝。
表4國內激光器和激光加工設備發展概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