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今日要聞
可致失明激光手電路邊隨意叫賣 市民買回當玩具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吉林網(長春)2015-04-27
我要評論(0 )
男子路邊售賣激光手電筒讀者爆料:有人售賣激光手電,市民買回去當玩具記者測試:眼睛被光線晃一下,1分鐘左右才能恢復視力;手
開車行駛在路上,眼前突然射來一束又遠又明亮的綠色“激光”,這種科幻片里的場景,日前真實出現在了長春市長鄭公路一帶。近日有讀者爆料稱,在長鄭公路上有人出售大功率激光手電筒,“綠光”橫掃路面,給交通安全帶來了不小的隱患。記者通過幾天的調查發現,這種大功率的“激光”手電筒威力確實不小,光線能照出千米遠,不但存在安全隱患,還可能引起人身傷害。
“在長鄭公路上發現 光污染 ,老遠我就看到了,著實被它震住了。”4月20日,讀者徐先生向記者報料稱,當天晚上8點左右,他駕車從長春出發到公主嶺市大嶺鎮方向,在長春市長鄭公路西新鎮路段處突然看到有幾束明亮的綠色燈光,光線照得非常遠,還時不時地會射向路面,“我停下來一看,是幾個擺攤的在那里賣一種激光手電筒。雖然看著挺漂亮,但那光線挺耀眼的,總感覺不太安全,尤其是對我們駕駛員而言,要是不小心晃到眼睛,就看不清楚了,很容易出事故。”徐先生說,這種手電筒的威力實在太大了,打出去的光要比汽車的遠光燈強百倍。
昨日晚8點,記者來到長春市長鄭公路上,老遠就看到一束綠光在道路上掃來掃去,走近一看,幾名男子正在售賣激光手電筒。“這東西很好玩,你看,老遠就看得到。”男子朝天打開手電筒,綠色的光柱直射天空,十分明亮刺眼。
這些激光手電筒是否會像徐先生所說的那樣晃花司機的眼睛?在長鄭公路上,記者花100元錢購買了一個,在現場試驗了一下,在60米開外,激光射在身上并沒有明顯的感覺,但當光斑掠過記者右眼時,強光瞬間充滿了視線,如同近距離被汽車遠光燈直刺眼睛一般,閉眼休息1分鐘才勉強恢復視力,而這種手電筒的射程可達千米。隨后,記者又將一根火柴放到距離手電筒5厘米的地方,即使在夜晚室外的低溫下,照射40秒左右,火柴頭上便燃起了青煙,記者換了四五支手電筒,結果均一樣。
在現場,售賣激光手電筒的男子告訴記者,只要將激光頭上的帽擰掉,光打成一個點,就可以當打火機使用,就向聚光鏡一樣,將光聚集到一起發出熱能。記者在現場看到,無論賣激光筆的男子還是購買者,都把這種強勁的激光手電筒當成了玩具。男子時不時用綠色的光束掃過路面,穿過行駛的汽車。附近居民于先生給家里的孩子買一個玩,當被問及安全問題時,他表示,“有大人看著,沒什么事。”
因為夜晚發出的光照射程很遠,很引人注意,不少路過的司機都停車購買。記者注意到,不一會兒工夫,該男子就賣了5個激光手電筒。甚至有位大膽的司機說,買這個手電筒就是為了玩,開車時如果發現有人用遠光,就用它“回擊”,對方司機肯定頭昏眼花。記者在網上查找資料得知,這種黑色激光手電筒,又稱綠色激光筆,其輸出亮度極高,為一般紅色激光筆的數十倍以上,天文愛好者常用它來指星星,也稱“指星筆”,淘寶上有不少網店出售。記者聯系上一位淘寶賣家,對方表示,這種激光手電筒一般射程可達上千米,功率在300毫瓦左右。
記者發現,這種手電筒除了配備一個充電器,上面沒有任何功率標注、廠家廠址,也沒有說明書,且都是“私人定制”的,“你想要什么牌子,我就給你貼什么牌子。”賣手電筒的男子說。昨日,記者咨詢了吉林大學物理系李老師,他告訴記者,激光手電筒盡管沒有標示,但從射程和亮度來看,路邊售賣的這種激光手電筒功率在幾十到兩三百毫瓦之間。而按照我國現行標準,這種功率的激光束若直接射入眼睛,會對眼睛造成傷害,“類似于將太陽光匯焦后產生的灼熱,輕則會造成眩暈,嚴重的話可能會致盲。”李老師說,現在有很多年輕人買這種東西玩,更有家長買給小孩子,不但有交通安全隱患,甚至可能造成人身傷害。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眼科的王教授介紹,此類激光手電或激光筆射出的激光具有聚光能力強、方向性強、光束集中的特點。如盯著激光筆看,由于激光能產生熱量,最終照射的地方就會被嚴重灼傷,感光細胞隨之死亡,而眼睛的感光細胞死亡后不能再生,視力也會永遠不能恢復,這種光對皮膚也有一定影響。對此,王教授提醒市民,選購這些激光產品時需特別謹慎,最好不要給孩子購買,以免造成傷害,賣家也不要對著人照射。
長春市交警支隊的王警官表示,激光手電筒射出的綠光會對駕駛員的視力造成某種程度上的傷害,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雖然目前在法律條文上,對在路上使用激光手電筒還沒有強制性的相關規定,但可以參照道路交通安全法中關于遠光燈的相關條文來進行相應罰款或扣分。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