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以工業機器人領航的順德裝備產業目前正向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邁進。來自順德區經科局的介紹,截至2014年,順德全區智能裝備產值已達到約1000億元。作為全國首個國家級“裝備工業兩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試點”,目前區內一批家電、塑料、服裝、五金、汽配、家具等行業龍頭企業正積極采用工業機器人不斷提高生產效率,逐步替代人工生產,涌現出一批“無人車間”、“智慧工廠”。今年9月,第二屆世界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大會將在順德舉行,借此契機順德還提出了通過四年時間打造“廣東省機器人產業發展示范區”。由此,順德力推的工業機器人領航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模式愈加清晰。
傳統制造已向智能制造轉化
事實上,發展機器人產業,除了政府的推動,順德數量龐大的智造業企業也有工業機器人應用的內生需求。
經過近年來持續開展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傳統制造業已呈現出向智能制造轉型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將工業機器人應用推廣、提升應用企業信息化和標準化管理水平納入當前或近期布局的重點。而據順德區經科局副局長張鵬介紹,隨著示范效應的進一步擴大,更多企業對機器人應用的態度已從觀望轉為積極尋找適用的方案,利用機器人實施智能制造已成為順德企業提升競爭力的主要手段。
經統計,目前順德企業開展的重點智能制造項目近100項,投入近540億元。美的集團投入巨資實施智能制造提升工程,目前使用的工業機器人超過800臺,總體效率提高10%以上;格蘭仕集團斥資30 億元進行自動化工廠升級,生產效率大幅提升,新工廠的單線人均效率比傳統生產線提升了62%。恒基創富利用廣數6軸工業機器人實現汽車VVT發動機轉子精密加工自動化線開發及制作。順威將第三代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于塑料超聲波焊接工藝及裝備,并結合企業PDM和ERP系統,實現貫流風扇葉超聲波自動焊接機柔性生產線和智能工廠生產模式。新寶、富華、任我通、東箭、村田等區內家電、汽車配件、電子等行業的企業也紛紛采購工業機器人系統逐步替代人工生產。
2014年,區內機器人系統(機器人工作站、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需求數量近1000臺(套)。而2015年順德企業計劃購置工業機器人超過1500臺套,投入超過7億元。未來5年順德區機器人市場將保持每年30%的遞增,機器人及自動化裝備整體應用市場規模超過100億元,未來3年內順德區傳統產業工業自動化技術改造投資的市場空間超過500億元。
更多知名機器人企業落戶順德
不僅僅如此,隨著順德智能裝備制造業的推進,順德工業機器人產業區域品牌已逐步形成。一方面是順德區一大批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另一方面連多家全球機器人行業巨頭通過合資、合作等方式紛紛進入順德。
順德區經科局副局長張鵬介紹,目前,順德區工業機器人相關企業超過20家,行業規模保持30%以上的增長率,2014年更是涌現出2家超億元機器人系統集成企業。在涌現的眾多企業中,利迅達的拋光打磨機器人系統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獲2014年最佳機器人系統集成商稱號,合同銷售收入近1億元;嘉騰的搬運機器人在國內智能物流領域已成為行業龍頭,已成功研發出國內領先的“大黃蜂”拖載型AGV,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AGV生產廠家……順德已成為華南地區機器人集成系統解決方案集聚地。
此外,多家全球機器人行業巨頭通過合資、合作等方式紛紛進入順德。德國庫卡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與區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在順德建設機器人應用工程中心,并帶動6家以上配套的機器人集成企業一同落戶佛山新城中歐中心。利迅達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與德國ABB公司、意大利柯馬(COMAU)公司已分別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隆深機器人公司與日本川崎重工合作建設白色家電工業機器人應用工程中心和川崎機器人華南區培訓中心,已成為川崎華南地區獨家代理商和最大的合作伙伴;美的正尋求與國際知名機器人公司開展深度合作,生產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
推手:
打造“機器人產業發展示范區”
為了進一步促進工業機器人應用對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帶動作用,順德區在2014年提出打造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帶核心區的基礎上,今年又再提出打造“廣東省機器人產業發展示范區”,以示范區的打造來帶動核心區的建設。在這“互聯網+”時代,順德擬通過實行“互聯網+機器人”,以機器紅利,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和智慧工廠的普及,以示范區的打造,促使順德成為智能化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的集聚地以及智能裝備應用推廣的重點區域,最終助推產業升級,將“順德制造”轉變為“順德智造”。
根據順德區提出的目標,到2018年,將培育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集成系統企業不少于50家,工業機器人制造企業不少于8家,超億元工業機器人制造及集成系統企業不少于10家。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產值超過100億元,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系統集成產業規模在廣東處于主導地位。
為此,順德將實施優勢行業和“一鎮一業”將開展工業機器人應用示范工程,每年將重點推進2-3 種行業的工業機器人應用,在每個行業中還將選取不少于30家企業開展工業機器人應用示范;實施“機器代人”計劃,每年全區企業完成工業技術改造投資100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年均提高10000元/人左右,2018年工業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達23萬元/人左右。
到2018年底,工業機器人應用在順德的景象將是,各行業應用機器人數量超過5000臺套,實現本土工業機器人產品市場占有率30%以上,每萬名員工使用機器人臺數達到70臺以上,項目實施企業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產品合格率均得到有效提升,生產用工、單位產出能耗、產品成本明顯降低。
扶持:
智能裝備制造迎政策利好
為了解決企業在發展智能裝備產業遇到的問題。因而為了很好地應對這些問題,順德區也提出,計劃在5年內統籌安排35億元資金對工業機器人及裝備制造業進行綜合扶持。據帳鵬介紹,在政策上,政府對有核心技術、有知識產權和有市場前景的機器人及智能制造骨干企業進行扶持。
“不僅僅是在資金上,在土地上也會給與傾斜。”張鵬介紹到,針對企業資金缺乏的問題,政府不僅會給與無息貸款的援助,而且還會以股權的形式往企業注入資金。另外,順德還將加快順德機器人產業園建設,在順德高新區西部啟動區規劃建設占地面積約1250畝的“順德機器人工業園”。
另外,順德還將與廣東省有關部門一起搭建公共技術創新平臺,組建華南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研究院采取公司化運作,由龍頭企業、知名院校協同組建,并通過建設孵化基地和產業化基地整合機器人研究及應用產業鏈。研究院自身投入將超過20億元,加上產業化基地建設將總投入將超過60億元。項目實施后,預計每年帶來產出約100億元。另外,為了解決機器人在應用和推廣中存在的問題,依托廣東省智能制造產業聯盟、區兩化創新中心已啟動“廣東省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云平臺”建設,為企業做好售后服務。
自動化生產線應用好處不小
政府大力推進的同時,企業對智能制造怎么看?
在廣東美芝制冷設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筆者看到,整個車間內矗立的是龐大的機器設備。這邊廂機器手臂在安裝、組裝零件,那邊廂運輸機器人則順著相應的軌道運送著產品。毫無疑問,員工都被埋沒在機器中間。
該公司壓縮機事業部副總經理兼精益制造部總監劉銀虎表示,目前順德事業部使用的機器人達到112臺,而到明年按照三年規劃這個數字要達到400臺。而自動化生產線的應用也給該公司帶來不小的好處。劉銀虎介紹,光自動化這一塊就給公司減少了230多個崗位,減員700多人。
機器人這樣高大上的東西,在維護起來到底要多大的成本?劉銀虎介紹,如果要靠機器人生產廠家來維護成本大概要是一臺機器一年1萬元,而如果是員工在掌握相關技術、知識后,自己來維護的成本一臺機器一年可能連5000元都不到,而目前自己公司基本采用的是后者方式來維護。筆者了解到對不少企業而言,在考慮到技術成熟問題,在使用機器人初期,大部分企業為了不影響生產效率而購買進口的機器人。盡管工廠內采用的機器人都是國外進口的,但劉銀虎坦言,機器人國產化是必然的趨勢。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