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激光再制造技術發展,2015年5月8日,中國激光再制造技術行業在第九屆亞洲激光展召開大會。會議主要由浙江工業大學激光加工工程中心姚建華主任發表講話,參會代表主要由國內激光再制造領域科研院校與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政府主管部門領導以及激光生產和終端用戶(機械制造、電力、船舶、石油化工、礦山煤炭、軍工)等行業的企業經理、技術總監/研發/設計、生產總監、銷售等相關人員組成。
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工廠、工地、礦山/礦井、大型交通工具等各種各樣的機械設備、模具、零部件經過長時間運作都會出現不同程度損壞,每年有不可估計的設備被廢棄。國家提成“變廢為寶”,這為再制造應用帶來了巨大的空間。如CO2激光器、半導體激光器的熔覆、修復、硬化的工藝日漸成熟等,而此次會議主要為了更好的認識激光加工現狀和趨勢以及解決問題方案而展開。
會議邀請烏克蘭國家工程院院士Volodymyr Kovalenko、西北工業大學教授陳靜、庫卡工業徠斯機器人(中國) 有限公司技術經理Malte Hillebrand、江蘇大學激光技術研究所博士任旭東、浙江工業大學副教授張群莉、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教授董世運、蘇州大學教授陳長軍、五邑大學系主任吳勇華、東南大學副教授孫桂芳、浙江工業大學博士王梁、西安炬光科技應用事業部經理宋濤,分別作了題為《激光表面改性與再制造技術的進化》、《金屬結構件的高性能快速響應激光修復技術》、《庫卡工業激光應用中對激光熔覆與強化的主要聚焦》、《高能激光提升航空發動機高溫性能研究》、《面向現場的大型轉子軸激光再制造技術研究》、《激光 3D 再制造金屬零件熱損傷及其控制》、《激光增材制造制備多孔合金的研究》、《激光加工技術在摩托車制造中的應用》、《機械零部件的激光再制造技術研究》、《電—磁復合場協同作用對激光制造過程的調控研究》、《大功率直接輸出半導體激光器與及其在再制造領域中的應用》的專題報告。
報告詳細介紹了國內激光再造技術的發展模式和技術特點,對產業而言現有技術難以滿足高端客戶需求,產品附加值低,企業生存面臨危機;而中國加工工業需向高精度、高產值方向發展;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高新型轉變,由適應市場轉變為引導市場。對市場而言激光加工技術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節能環保等優點,應用廣泛、市場需求旺盛;符合產業政策,是國家重點發展 “先進制造技術”的重點項目;國產激光設備制造業發展迅速,為產業升級提供硬件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