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技術高速發展,廣泛應用于各行業。激光技術是20世紀重大科技發明之一。近年來,隨著激光技術應用的突飛猛進,以激光器為基礎的激光產業在全球迅速發展,現已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通訊、信息處理、醫療衛生、軍事、文化教育以及科研等方面。特別是在發達國家,汽車、飛機、微電子、鋼鐵等行業已開始大規模地應用激光加工技術。激光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還包括: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光刻技術,印刷電路板打孔技術,鐘表零件制造與首飾加工等領域。據統計, 2011年全球激光加工業占激光應用市場份額的37%,激光加工市場達到了100億美元。
發達國家占據產業高地,發展中國家迅速崛起。發達國家為了在全球競爭中贏得制高點,紛紛加緊實施激光產業計劃,如美國的“激光核聚變計劃”,德國的“2001行動計劃”, 英國的“阿維爾計劃”,日本的“激光研究五年計劃”等,這些計劃的實施,有效推動了全球激光產業的快速發展。在大型制造業,如汽車、電子、機械、航空航天、鋼鐵等行業中基本完成了用激光加工工藝對傳統工藝的更新換代,進入“光制造”時代。中國、韓國、印度等國家對激光成套設備的需求急劇上升,也顯示出較快的增長,中國尤為明顯。
提升創新能力,研發核心技術鞏固行業主導地位。各國積極出臺相關政策,建立國家級激光工程中心,廣泛開展激光應用工程研究。1993-1997年間,德國投入2.75億馬克建立了9個國家級激光中心;韓國政府2001年投入7.3億美元,在光州建立激光工程研究所,成為全球七大激光研究所之一。國際知名公司也都將先進的激光技術作為研發的重點,并投入巨額資金,力求在技術上掌握全球競爭的主導權。德國Trumpf公司每年投入約7000萬美元的研究經費,建立了全球最為先進的激光工藝試驗中心,美國IPG公司開發了全球最為先進的光纖激光器制造技術。
其中,德國是全球激光產業最發達的國家,特別是激光工業應用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德國政府鼓勵在大、中、小型企業中積極建立激光加工生產線,把激光技術廣泛地應用于多個行業。例如,大眾汽車廠的齒輪激光加工生產線;Tyssen鋼鐵公司的轎車地板激光拼焊生產線;西門子公司的線包引線激光電焊生產線,集成電路激光微調生產線及半導體硅片激光毛化及退火生產線等。德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兩家工業激光設備制造公司,Trumpf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激光設備制造商,2011年實現收入8.0億歐元;Rofin公司僅次于Trumpf公司,2011年實現收入6.0億歐元。
隨著全球激光市場的進一步增長以及制造工藝的進一步提升,德國在繼“2001行動計劃”之后,又提出工業激光發展路線圖2014-2020,致力于推動激光產業的經進一步發展,搶占市場制高點。以下為德國工業激光2014-2020年發展藍圖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