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劉興勝:瞄準激光領域世界前三強

    星之球科技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7版2015-06-03 我要評論(0 )   

    他,曾是名副其實的學霸,從高中前三名保送陜西師范大學,一路過關斬將,考到北大上碩士,再到美國,成為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材料專業畢

     

          他,曾是名副其實的“學霸”,從高中前三名保送陜西師范大學,一路過關斬將,考到北大上碩士,再到美國,成為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材料專業“畢業最快博士”。
     
      他,懷揣實業夢想,放棄硅谷高薪,回國創業,讓半導體激光技術落地生根,填補國內空白;秉持“NO COPY”的理念,實現企業每年40%以上的增長,躋身世界同行企業前列。
     
      他,是國家首批“千人計劃”入選者劉興勝,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實業夢想:讓技術改變生活
     
      今年42歲的劉興勝,出生于陜西綏德縣農村,個子不高、黝黑壯實。雖留美10年,言語間仍能聽出濃濃的陜北味兒。
     
      學生時代被指“狂妄”的他,是個名副其實的“學霸”。1991年高中畢業時,因成績優秀被保送至陜西師范大學物理系。這個陜北“后生”一路考進北大,求學美國。
     
      2001年,劉興勝僅用了2年零8個月,就取得了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博士學位,成為這個專業10年歷史上的“畢業最快”博士,也成為此專業首個獲得以校長命名的“研究卓越獎”的華人博士生。
     
      畢業后,劉興勝一頭扎入了半導體激光器行業,先后在美國康寧、相干和恩耐三家公司任職。留美期間,劉興勝研制出國際上首個芯片倒裝技術的半導體激光器,擁有6項美國專利和歐洲專利,帶領團隊開發出多款價值高昂的激光器產品。
     
      半導體激光器,以半導體材料為介質產生激光,在通信、存儲、打印、測距、雷達、醫療美容等領域應用廣泛。
     
      在劉興勝看來,“把所學的知識轉化為產品,改變人們的生活,是我最大的夢想”。“最快博士”“科研達人”“美國綠卡”,這些讓無數留學生羨煞的標簽,并沒有阻擋他的實業夢想。
     
      2007年,看到中國半導體激光器的差距——95%的市場被外國廠商壟斷,科研和技術處于起步階段,劉興勝放棄了國外安逸的生活,舉家回到陜西,在西安高新區創辦了炬光科技公司。
     
      在炬光科技企業產品展示柜,一個個黃銅色的半導體激光器,這些外人難知所以的器件,是劉興勝團隊心血的結晶。“對下游產品來說,半導體激光器就相當于電腦的CPU。目前我們的產品40%多用于醫療美容,20%用于工業制造,30%用于科研領域。”劉興勝說。
     
      在炬光科技展廳,拿起一款形如小型電吹風的“嫩膚器”,在手背上“滋滋滋”,記者感到輕微的疼痛。劉興勝說,它依靠激光的點陣形成皮膚微創,促進膠原蛋白再生,可有效減少皺紋。“把激光器做得足夠小,讓微創孔足夠細,是我們的核心技術。”劉興勝說。
     
      8年來,炬光科技開發了12大系列百余款產品,形成了年產半導體激光器50萬件的能力;作為國內實力最強、規模最大的企業,炬光科技把中國產品逐步打入美國、歐洲、以色列和日韓等國家和地區。2014年,炬光科技實現上億元的銷售,海外市場約占一半。
     
    秉持“NO COPY”理念:打造百年老店
     
      潔凈帽、防塵靴、連體衣,進入車間前,劉興勝只用30秒就換上了工服。為何如此嫻熟?他說:“穿多了就順了”。劉興勝的創業也是如此,經歷磨難與失敗,天地日益廣闊。
     
      “只懂技術、不懂經營”的他,在創業初期走了不少彎路。“有個芬蘭客戶找我們訂貨,提供了樣品和指標,而且聲稱需求量很大。為此我們擱置其他項目,抽調30多名技術強將,3個月做出樣品,6個月做出成品,但對方卻以市場原因取消訂單,讓我們吃了啞巴虧。”
     
      一門心思鉆研技術,忽視市場研判,如此失敗多達六、七次。面對賣不了的存貨,劉興勝意識到,高功率半導激光器作為元器件,開拓市場不僅要看客戶需求,還要看“客戶的客戶需求”,為此強化了與下游客戶的緊密合作。
     
      辦企業比單純開發技術難得多。2012年的一次窘迫,幾乎讓公司瀕臨絕境。當時正值炬光科技快速發展期,資金鏈卻出了問題,賬戶現金只剩下10萬元,100多員工的工資沒辦法發,原料采購凍結,生產最多能撐半個月。為了渡過難關,劉興勝找遍親戚朋友,一萬元一萬元地借,最終湊了100多萬元,挺了過來。
     
      保持創新水平是技術引領型企業的命脈。創業初期,劉興勝也接了一些“短、平、快”的訂單,但他很快發現,這些訂單同質化嚴重,公司成為廉價代工廠。為此,“NO COPY”的理念,逐漸被劉興勝定為企業發展信條。
     
      “2012年,以色列一家企業提出,授權我們以低成本代工生產一款20世紀90年代的脫毛產品激光器,只要按照其現成產品仿制即可。”一邊是幾百萬美元的大訂單,一邊是生產落后的產品,在艱難的抉擇中,為了堅持“NO COPY”,劉興勝最終放棄了這塊“到嘴的肥肉”。
     
      劉興勝說:“創新是企業安身立命之本。我們的產品一定要代表未來。我們不做‘搬運工’,不做代工廠,這樣才能打造百年老店。”
     
      截至目前,炬光科技已申請專利250多項,其中,133項獲得授權,包括4項美國發明專利和2項日本發明專利。劉興勝牽頭撰寫了世界第一本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封裝專著,他主導制定的《半導體激光器總規范》《半導體激光器測試方法》,是我國首次對半導體激光器行業制定的國家標準。
     
    科技體制改革:為創業提供了肥田沃土
     
      從一個幼稚的小苗,到茁壯成長的綠樹,炬光科技正在向行業世界前三強的目標邁進。“在美妙的激光世界追尋實業夢想,我要感謝腳下這片肥沃的大地。”劉興勝說。
     
      創建于1962年的中科院西安光機所,近年拆除“圍墻”、開放辦所,探索“人才+技術+服務+資本”四位一體科技成果產業化及服務模式,打造了西北地區第一家專注于科技創業的天使基金和西北第一家專注于“硬科技”的孵化基地,被列為“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試點單位”。劉興勝是其創新科技體制的受益者。2007年,劉興勝準備回國創業時,西安光機所在光電信息領域的科研優勢,以及光機所提出的“占股不控股”,與劉興勝的想法一拍即合。
     
      與西安光機所的合作,讓炬光科技得到了啟動資金,還得到了一些科研項目支持。身為西安光機所的研究員、博導,劉興勝同時負責光機所“超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封裝技術”產學研示范基地,為半導體激光器行業不斷輸送人才。
     
      激光行業作為新興產業,國內外市場需求不斷擴大,成為炬光科技跨越發展的原動力。8年來,炬光科技保持了年均40%以上的增長速度,而且日益得到業內認可。
     
    劉興勝坦言,炬光科技的發展目標是,5年內進入世界同行前三強。“我們希望到那時,全世界范圍內,世界同行只要用到半導體激光器,就能想到中國的炬光。”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