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今日要聞
化學所有機近紅外固體微納激光研究系列進展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科學院網2015-08-10
我要評論(0 )
有機固體激光器因其制備簡單、價格低廉和易于集成等優勢,一直以來備受科研工作者的關注。與無機激光介質相比,有機激光材料來源廣泛,并且具有發射光譜寬、受激發射截...
有機固體激光器因其制備簡單、價格低廉和易于集成等優勢,一直以來備受科研工作者的關注。與無機激光介質相比,有機激光材料來源廣泛,并且具有發射光譜寬、受激發射截面積大等特性,近年來在激光顯示、生物傳感器等應用方面顯示出很大的應用前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分子動態與穩態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光化學院重點實驗室研究員付紅兵課題組近期在設計有機共軛小分子近紅外發光材料的基礎上,發展了有機固體微納近紅外激光器。
傳統無機半導體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verticalcavitysurfaceemittinglaser,vcsel)由上下兩層反射腔鏡以及夾在中間的活性層材料組成,需要復雜的工藝流程和昂貴的成本。相比較而言,有機半導體材料可以通過低溫溶液加工工藝進行激光器諧振腔的構筑??蒲腥藛T從1,4-二芳乙烯基苯(dsb)入手,利用溶液自組裝的方法制備了六邊形微米盤單晶。利用這種微米片狀結構所形成的回音壁模式(whispergallerymode)的光學微腔,通過調控微米片的尺寸,分別實現了單模和多模的激光發射(angew.chem.int.ed.2014,53,5863);進一步基于有機分子的可裁剪性,系統研究并揭示了分子結構—微納諧振腔—激光性能三者之間的內在關聯規律,為高性能有機固體激光器提供了新的設計思路(j.am.chem.soc.2014,136,16602);與此同時科研人員把材料體系拓展到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實現了綠光波段的激光發射(adv.mater.2015,27,22)。
最近,研究人員通過把“分子內氫鍵”引入有機共軛小分子的策略,合成了固體發光量子效率高達15.2%的近紅外發光材料¾查耳酮衍生物dphp。由于dphp的雙親性質,用溶液自組裝方法自下而上構筑了有機微米半球的回音壁諧振腔。與此同時,dphp材料自身超快的輻射速率,避免了在高強度泵浦光下的激子-激子湮滅現象,使得dphp材料發出的近紅外熒光在回音壁腔中實現了光的受激發大,這也是基于非摻雜型有機固體近紅外激光的首例報道 (j.am.chem.soc.2015,doi:10.1021/jacs.5b03051)。文章在線發表后,美國《化學與工程新聞》(c&en)周刊網站,以organiclasersshinebrightintheinfrared為題對此工作進行了相關報道并且給予了高度評價:“easy-to-buildhemispherescouldprovewidelyusefulforlasingapplications”。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