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市場研究
未來制造業四大趨勢,我們該如何應對?
星之球科技 來源:模具圈2015-08-18
我要評論(0 )
德國將“工業4.0”視為國家戰略,將工廠智能化視為國家方針。通過信息技術,最大限度的發揮工廠本身的能力。
除了美國的《美國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之外,德國政府在2013年4月推出了《德國工業4.0戰略》,英國政府科技辦公室也在2013年10月推出了《英國工業2050戰略》。中國推進產業升級最常見的問題是急功近利,其實質是:不系統考慮問題,盲目推進創新點,無法形成真正優勢,造成資源浪費。在筆者看來,我們應仔細研究發達國家發展先進制造業的戰略,包括《美國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德國工業4.0戰略》、《英國工業2050戰略》等資料,梳理出代表先進制造業發展方向的關鍵詞,結合我國國情,定義出我們未來制造業的發展方向。
一、軟性制造
從發達國家發展先進制造業的戰略規劃來看,制造業的概念和附加值正在不斷從硬件向軟件、服務、解決方案等無形資產轉移。相對于傳統制造業,如今的制造業是軟件帶給硬件功能、控制硬件,對硬件造成極大影響。同時,與以往的硬件商品所不同,目前的制造業中,對商品附屬的服務或者基于商品解決方案的需求正在快速增加。
所謂軟性制造,就是增加產品附加價值,拓展更多、更豐富的服務與解決方案。因為相對于硬件,產品內置的軟件、附帶的服務或者解決方案通常是軟性和無形的,都是“看不見”的事物,故稱之為軟性制造。
軟性制造中,不再將“硬件”生產視為制造業,而是認為“軟件”在制造業中不斷發揮主導作用,商品產生的服務或解決方案對制造業的價值帶來巨大影響。所以,未來的制造業需要放棄傳統的“硬件式”的思維模式,要從軟件、服務產生附加值的角度去發展制造業。
以軟件為主導
隨著模塊化的進展和生產設備技術的一體化,以大規模量產的硬件為中心的制造業很容易進行技術轉移。由于轉移的門檻較低,不少發展中國家都可以承接。但近年來,發達國家不斷用軟件定義產品功能和性能,增強對以軟件為主導的創新的重視程度,使得制造業產品產生價值的來源從硬件轉移到了以軟件為主導,因而也提升了制造業的進入門檻。
電子產品就是一個典型代表案例。如今的電子產品中,大多預裝了操作系統,嵌入各種軟件功能,許多電子產品通過聯網還能安裝更多應用軟件(APP)。目前,就連汽車產業這樣的傳統制造業領域,“軟件決定產品價值”也不斷得到體現。例如,為了實現汽車的低耗油駕駛,需要由軟件來協同控制汽車零部件中的各種硬件的技術模塊化,軟件執行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汽車的油耗。許多發達國家正在積極開發自動駕駛汽車,要實現自動駕駛,同樣離不開軟件幫忙。
美國企業軟性制造方面的趨勢表現最為明顯,GE、IBM等美國企業很早就開始重視軟件的作用。GE跳出制造業的思維模式,致力于軟件投入,目前的GE也已經是一個數據分析、軟件公司了。IBM在這一點上更為領先,認為管理海量數據的時代即將到來,因此極為重視公司在數學上的解析能力。
歐洲在制定產業政策時,也很早就意識到未來制造業產生全球化競爭能力的根源是軟件。在歐盟的框架計劃中,為嵌入式軟件的基礎研究項目(ARTEMIS)設定的投入高達27億歐元。西門子、博世等大型企業也搖身變為IT企業。
服務、解決方案業務
高度重視售后服務、客戶服務和應對解決方案業務,是發達國家制造業發展的重要趨勢。未來制造業的商業模式,是以不斷解決顧客問題為主的商業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企業將不僅僅是銷售硬件,而是通過銷售出的硬件產品的維護等售后服務以及提供各種后續服務,來獲取更多附加價值。
對服務、解決方案業務的認識,在美國、德國、英國都已經很普遍。美國的大型企業傾向于對服務、解決方案進行行業標準化,并向新興市場國家推廣。GE在醫療服務中的舉措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德國、英國則通常是通過銷售的咨詢化,使得“制造業服務化”得以成功。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