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激光電視的無屏時代

    星之球科技 來源:新快報(廣州)2015-09-07 我要評論(0 )   

    目前激光電視主要用在大型場館中,據《中國彩電新型顯示技術發展白皮書》預計,隨著產業化的進一步推進,技術和市場的不斷成熟,成本價格降低,激光電視進入家庭的時間也會大...

            從3D電視到智能電視,再到4K電視,電視機行業的技術更新可謂是日新月異,但無論如何變化,不變的是電視機尺寸越來越大,并成為了近年來眾電視廠商的持續宣傳熱點。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大屏幕的電視看起來過癮,但是現在市場上80英寸以上的液晶電視的價格卻并不“可愛”,動輒數十萬元的天價讓很多家庭難以接受。在這種背景下,所謂的無屏電視和激光電視產品應運而生,且產品是越來越多,那么你究竟了解多少?
     
     
    A
    “激光電視”是什么?
     
           本質是超短焦投影機
           現在市面上所謂的激光電視,和電視行業傳統意義上的激光電視并不是一種產品。現在市售的激光電視本質上屬于投影機,即采用了激光作為光源的投影機。而傳統意義上的激光電視則是指利用激光作為光源的液晶電視。目前在習慣上并不單獨分開稱呼,一般都直接稱之為激光電視。
           無屏電視和激光電視兩者的差異性在哪?從目前市場來看,兩者最顯著的區別就是前者是LED投影機,體積小巧,亮度均不高,1000流明左右,投影尺寸有限,畫質與傳統投影機有著一定的差距;后者則是激光超短焦投影機,體積略大,亮度高,畫質清晰亮麗。但由于兩者都是投影機,只是所采用的光源不同和鏡頭不同,采用的投射原理都是一樣的,以及行業沒有明確規定,所以激光電視也可以稱為無屏電視,市場上也已有產品這么叫,在購買時一定要認清。
           激光電視主要針對客廳影院而推,所以在設計時,考慮到了客廳環境光線明亮因素,機器亮度相對高,且配合特殊的屏幕,可以在正常的環境光觀看到清晰的畫面,一些廠商為讓用戶體驗到如影院般視聽效果,還搭配了高品質音箱。但售價普遍較貴,都要過萬,不過相比百寸電視機,也算極具高性價比。
     
    “激光電視”強在哪?
           視聽效果更佳不傷眼
           有觀點認為,第一代電視是黑白電視,第二代電視是彩色電視,第三代電視是高清電視,而第四代電視革命的領頭羊則是激光電視,因為它即將引領電視行業新態勢——無屏時代。
           在家里擺上一個機頂盒大小的激光電視投影儀后,就能把圖像投到墻面或者幕布上。這個“投影儀”不僅可以接收電視信號,還可以插上U盤、連接網絡,跟家里的電視功能完全一樣,但是屏幕超大,視聽效果更是絕佳。
           相對于傳統投影來說,激光電視色彩鮮明、亮度高。激光電視的色域覆蓋率理論上可以高達人眼色域范圍的90%以上。作為現代科技最純凈的光源,色域覆蓋率的提高,在畫質方面,可以使整個電視畫面看起來更加真實、有層次感、通透的感覺。
           相對于液晶電視來說,激光電視屏幕尺寸更大更靈活,并且不受視角的方向性影響,可以讓用戶從各個角度觀賞到極佳的畫面效果。同時激光電視的仿生優化顯示,因為采用的是反射成像原理,所以避免了直射光的傷害,能做到近距離不傷眼。
           同時激光電視整體功耗非常小,據測算采用同等尺寸的顯示設備,激光顯示比傳統液晶節能接近50%,100英寸大屏功耗僅為400W,超大屏不費電。
     
    “激光電視”未來在哪里?
     
           走進客廳還有很長路要走
           雖然激光電視相比于傳統電視優勢明顯,使得廠商的熱情高漲,市場反響卻顯得相對平淡,激光電視走入家庭還面臨著諸多問題。激光顯示技術處在初期階段,造成技術不成熟、成本造價高,無法規模量產等一系列問題。激光投影電視成本高,現在市面上海信、長虹等廠家激光電視售價都高達6萬-10萬元不等,高昂的價格很難被一般家庭所接受。 
           對于激光電視的發展前景,海信董事長周厚健認為,LCD平板顯示這一主流技術,將受到新興的激光投影技術的沖擊和顛覆。周厚健預測,未來“無屏”的激光顯示一定會以巨大的成本、重量和功耗優勢為消費者所接受,最終取代平板顯示。
           激光電視作為顯示技術新的成就,消費者對于新技術的接受都需要時間,加之國內掌握激光顯示技術的企業還占少數,令激光顯示這個陣營勢單力薄,陣營呼聲很小。所以激光電視距離走進客廳走進家庭還有一段距離。
     
    市場掃描 
    下半年或打響價格戰
           目前激光電視主要用在大型場館中,據《中國彩電新型顯示技術發展白皮書》預計,隨著產業化的進一步推進,技術和市場的不斷成熟,成本價格降低,激光電視進入家庭的時間也會大為提前,預計2015或將成為激光電視元年。
           去年,繼海信率先推出激光影院產品后,國產電視廠商長虹也及時跟進,并發布了旗下首款激光電視,時至今年CES上,國產電視廠商康佳也推出了旗下首款激光電視產品,這也預示著正式踏入激光電視新領域。而除了電視廠商的加入,其他品牌以及新品牌包括華錄、炫幕、INESA、視美樂等等,均加入了激光電視陣營,讓激光電視持續發酵。
           大量品牌迅速涌入,背后則體現出進入門檻低,均無核心技術,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問題,就算外觀有差異,但里子則是一樣的,無突出優勢,產品大同小異,自然只有拼價格,誰便宜就有可能獲勝。此外由于品牌日趨增多,為打出差異性,廠商在產品的命名上尋求新“變化”,海信最初是定位激光電視,后又改成激光影院。INESA激光電視后改名為INESA激光影視機,無論怎么改,只是換湯不換藥。業內人士預計,下半年至明年激光電視,價格或將下滑,售價在兩萬以下的產品將涌現。 
           從概念到現實,從樣機到量產,激光電視已經經過了近十年的發展期,技術發展突破現實局限,激光電視逐漸走進平常家庭和影視院線,再次掀起電視行業的新一輪革命,成為21世紀電視機市場競爭中最強競爭者。
           2015年客廳大屏影院市場無疑成為了諸廠商的“血拼”之地,傳統的投影廠商轉戰客廳市場,電視廠商加入競爭之中,激光長壽命以及多年的彩電技術及經驗積累成為有利的砝碼。新生品牌的涌現,無疑加速了激光電視的價格下滑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格局。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電視激光設備激光顯示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