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深度解讀
下個殺手級應用是光通訊 激光器將取代LED
星之球激光 來源:阿拉丁新聞中心2015-09-09
我要評論(0 )
激光照明或成下一代半導體照明。
中村修二,對于LED人來說,這個名字再熟悉不過。作為高亮度藍色LED的發明人,他在LED領域占有絕對話語權,尤其在去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后,他的一言一行更是牽動著LED行業的輿論風向。針對下一代照明技術,中村修二在近年來發表了各種預測,或是激光照明,或是光通訊,或是雷射二極體……小編特為身為照明人的你整理了中村先生的這些預測,看看能不能從中抓準下一個照明風口。
“LED下個突破是相位一致性”
近日,在臺灣科技菁英領袖高峰論壇召開前夕的記者會上,中村修二表示看好LED產業前景,只是目前廠商生產元件較難獲利,業者應朝系統發展。同時,LED下個突破是相位一致性,這樣光將可傳得遠。
“雷射二極體能夠實現更高效率照明”
9月3日中村修二受邀至臺大進行演講,他在演講中分析了固態照明技術的關鍵發展趨勢:除了利用“GaNonGaN”技術制造紫色LED,繼而產生發光一致、更純凈均勻的白光外,雷射照明將會是產業發展關鍵。相較于LED,雷射二極體(LaserDiode,LD)能夠實現更高效率照明,在不久的將來會相當有市場。
“使用藍色LED的白色LED早晚會消失”
在7月24日舉行的“GaN掀起能源革命”研討會上,中村修二指出,由藍色LED產生的白色LED存在藍色光的峰值強度較高,容易引起睡眠障礙的問題,也就是所謂的“藍光問題”。同時,中村修二亦強調,InGaN的確是一種奇跡般的材料。沒有這種材料,就無法實現高亮度藍色LED。通過在發光層采用InGaN(氮化銦鎵)的“雙異質結構造”,才實現了達到實用水平亮度的藍色LED。
“LED下個殺手級應用是光通訊”
4月9日,中村修二在臺灣交通大學的專題演講中表示,LED下個殺手級應用是光通訊(LiFi)。現有通訊方式,以光纖有線通訊搭配微波無線通訊(如WiFi)為主,但WiFi為人詬病的2大缺點是易遭攔截、微波有害人體。
“看好LD激光照明與GAN基板發展”
4月初,中村修二在拜訪臺灣地區時指出,預期未來GaNonGaN(氮化鎵基板生長氮化鎵)會是有重大突破的地方,在上面長的LD、LED,都會有比以往更好的效率和成果。只是,目前的GaN基板成本還是很高,遠高出藍寶石基板不少。另外,中村修二認為,LD激光照明的效率與質量會比較好,目前成本還很高,可能還要三年到五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夠商業化普及。
“激光器將取代LED”
2014年12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舉行的諾貝爾獎紀念演講上,中村修二表示,藍色LED存在“光效下降”問題,越是高亮度,就越難提高效率。而激光器不存在這一問題,與LED照明相比,激光照明可實現非常高的效率。他預計激光照明將來會取代LED照明。
“以紫色LED推動節能”
10月8日,中村修二在自己創立的發光二極管(LED)創業企業SORAA公司召開記者會,表示希望通過普及該公司制造的紫色LED來降低能耗、以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紫色LED能以更少的能量實現與藍色LED的相同的亮度,因此有望獲得明顯的節能效果。
“激光照明或成下一代半導體照明”
2013年11月11日,中村修二在第十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CHINASSL2013)現場作報告,期間指出,氮化鎵比藍寶石基底的LED更好,而且成本也有所下降,能夠滿足現有LED技術要求,其電流密度可比以前增加10倍,照明質量更高。同時,使用氮化鎵還可以采用非極化和半極化的平面,以提高它的效率。下一代半導體照明很可能是激光照明,雖然目前還沒有大規模使用,但LED燈與激光燈比較,效率下降小、電流密度增加許多,所以激光照明會是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
小結
在中村修二看來,如果將藍寶石基板型產品視為第一代固體照明的話,那么GaN基板型產品就是第二代,而激光器照明就是第三代產品。但三代照明產品并不存在完全性的取代,因為他們都有自身的優勢及專注領域,沒有一項技術能滿足所有的照明需求。而且,固態照明領域還將不斷產生新的光源,包括OLED、量子點技術等等,但任何一種光源都是照明技術發展的一站,都不會是這種發展的終結。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