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又稱為“增材制造”,屬于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是一種以數字模型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使用打印設備將材料進行逐層添加從而制造出三維物體的技術。之所以稱其為“打印”是因為其參照了普通打印機的技術原理,分層加工的過程與噴墨打印十分相似。
在3D打印發展之初,其應用一般僅僅局限在原型制作或是工藝品打印上。而隨著3D打印技術的日趨成熟,3D打印在汽車、航空、醫療、教育、電子消費品等領域有了更為廣泛的應用。其中3D打印在航空和汽車領域的發展已經比較成熟。而生物醫療則成為了最近3D打印研究的熱門領域。
2014年,全球3D打印機應用行業分布為:工業應用20.2%,消費電子18.7%,汽車制造16.7%,醫療15%,航空11.8%,學術研究5.5%,其他12.1%。工業應用在全球3D打印機的應用行業分布從2010年的11.4%大幅提升至2014年的20.2%,未來大規模工業應用在全球3D打印市場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
據哈佛商業評論報道,到2015年已經有超過30%的全球300強企業正在或是考慮使用3D打印。3D打印在各領域越來越高的接受程度說明其發展已經到了一個關鍵的轉型期,從以前的僅用于小規模個性化制造到現在已經成為主流生產模式的重要補充。
根據Wohlers報告,在過去的六年里,全球3D打印市場收入以年均復合增長率0.1%的速度在高速增長。到2014年,全球3D打印市場收入已經達到41億美元,比2013年增長了超過10億美元,增長了36.7%。
從全球3D打印機保有量的角度看,歐美國家是全球3D打印最主要的市場區域,歐美占比接近70%。歐美國家在3D打印產業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根據Wohlers報道,2013年全球3D打印機市場中,歐美國家合計占了約70%的市場,其中,北美市占率40%,歐洲市占率29%。
從全球工業級3D打印機保有量的角度看,美日德占比超過50%。在工業級3D打印機市場中,美日德分占2013年全球工業級3D打印機保有量的前三,合計占比超過50%,其中美國占38.0%、日本占9.4%、德國占9.1%。
根據IMF統計,2014年全球GDP總量為77.3萬億美元,以制造業占GDP總量的15%計算,那么制造業的產值為11.6萬億美元。假設3D打印能夠占到制造業產值的1%,那么3D打印將具有1200億美元的市場。而事實上2014年3D打印的產值不過41億美元,僅占制造業市場的0.03%,還有巨大的成長空間。預計2018年全球3D打印市場規模126億美元。
根據Wohlers、iiMedia預測,未來3D打印行業仍將保持高速增長,全球3D打印市場2015年將突破50億美元,2018年突破100億美元,2014-2018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