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深度解讀

    飛秒強激光脈沖序列產生的長壽命電離通道研究進展

    星之球激光 來源:中科院物理研究所2015-11-09 我要評論(0 )   

    飛秒強激光脈沖在空氣中傳播時會呈現出很強的非線性自聚焦效應,自聚焦后的光強會導致空氣中的分子發生場致電離,形成具有一定橫向密度梯度的等離子體。

       飛秒強激光脈沖在空氣中傳播時會呈現出很強的非線性自聚焦效應,自聚焦后的光強會導致空氣中的分子發生場致電離,形成具有一定橫向密度梯度的等離子體。當激光的自聚焦效應和等離子體的散焦效應達到動態平衡時,便會形成穩定的自引導傳輸,這種傳輸現象也被稱作“成絲”。成絲的飛秒激光會在空氣中產生狹長的電離通道,其長度可以延伸到公里量級。飛秒激光在大氣中的成絲自從1995年被發現之后,一直受到極高的關注[A. Braun, et al., Opt. Lett. 20, 73 (1995)],主要原因是電離通道的一些特殊性質能夠衍生出許多潛在的實際應用。例如利用其導電性,有可能實現激光引導閃電或者電磁輻射[L. M. Ball, Appl. Opt. 13, 2292 (1974);M. Chateauneuf,et al., Appl. Phys. Lett. 92, 091104 (2008)];利用成絲過程中產生的超連續白光輻射可以實現遠距離遙感、對大氣污染進行監測等[J. Kasparian, et al., Science 301, 61 (2003)]; 利用電離通道內激光場與等離子體的超快相互作用可以產生寬譜THz輻射[C. C. Cheng, et al., Phys. Rev. Lett. 87, 213001 (2001)]; 飛秒激光在富含水蒸汽的空氣中成絲傳輸時產生的大量離子會起到凝結核的作用,導致水汽凝結成小水滴,在低溫環境下還會生成雪花,因此有學者提出可以利用飛秒激光來增加云層中的水滴或冰晶含量,從而增加降水量[P. Rohwetter, et al., Nat. Photonics 4, 451(2010) ; J. Ju, et al., Opt. Lett. 37, 1214 (2012)]。
      電離通道的一些重要應用對其壽命有著很高的要求,例如激光引雷、遠距離傳導電磁輻射、激光人工增雨雪等。然而電離通道產生后,由于電子和離子復合以及中性分子對電子的吸附作用,電子密度會迅速衰減,實驗測得單脈沖飛秒激光產生的電離通道的壽命只有幾個納秒。這種局面對基于通道導電性和電離作用的各種技術的實用化造成了嚴重制約。因此,如何延長電離通道的壽命成為十分重要的研究課題。為了維持電離通道的電子密度,必須不斷地向通道中注入能量來阻止或延緩電子的復合和吸附作用。目前比較可行的辦法是采用間隔很短的飛秒脈沖序列反復刷新電離通道,從而延長其壽命。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國家實驗室(籌)L05組的魯欣副研究員及其合作者在產生長壽命等離子體通道方面進行了多年堅持不懈的探索,他們于2012年首次將飛秒鎖模振蕩器輸出的“天然”高重復頻率脈沖序列展寬后,不加以選單就進行多級放大, 成功獲得了由約20個mJ量級的飛秒脈沖組成的脈沖序列, 脈沖間隔為14.8 ns, 從而在有效脈沖數量上實現了較大突破[X. L. Liu, et al., Opti. Express, 20, 5968 (2012)]。隨后,為了進一步改善飛秒激光脈沖序列的質量,通過研究組之間的合作,采用L07組自主研制的350MHz的飛秒振蕩器替換了“極光II號”系統原有的種子源。他們對新產生的超高重頻飛秒種子脈沖序列進行了多級的多通放大,并且在主放大器中采用兩路泵浦脈沖先后抽運激光晶體的方法成功抑制了脈沖之間的增益競爭,最終在國際上首次獲得了間隔僅2.9 ns,能量分布比較均勻的高品質飛秒脈沖序列(見圖1e)。實驗中將這樣的飛秒脈沖序列經長焦距透鏡聚焦在空氣中產生了壽命60~80ns的電離通道(見圖2,與單脈沖電離通道相比,壽命提高30~40倍)。該項研究工作為產生實用化的長距離空氣等離子體通道開辟了一條切實可行的技術途徑。另一方面,這種超高重頻的飛秒強激光脈沖序列是一種新型的光源,在激光微加工,強THz輻射的產生,激光遙感等領域也具備潛在的優勢。 相關研究論文已于2015年10月在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發表。
      上述工作得到了科技部技術支撐項目,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以及中國科學院的支持。
      
    圖1. 激光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和飛秒脈沖序列在不同放大階段的光電二極管信號。(a)振蕩器信號;(b)第一預放大器后;(c)第二預放大器后;(d)主放大器的兩路泵浦激光同時抽運時的脈沖序列輸出;(e)主放大器的兩路泵浦激光輪流抽運,并對其相對延時進行優化后得到的均勻脈沖序列。
      圖2. 在等離子體通道的兩端加載直流電壓后得到的電流信號,電流持續時間反映了等離子體通道的壽命(約80ns).

    轉載請注明出處。

    飛秒強激光脈沖長壽命電離通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