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校專利超市全稱為“南京高校技術(知識產權)運營交易平臺”,位于麒麟科技園。“走進超市,就會看到展示的部分專利樣品。這個專利是做什么的、先進在何處、適合哪些領域,點開旁邊的電子屏幕,就會一目了然。”南理工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主任王小緒說。
他介紹,當今國內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率平均不足10%,江蘇高校情況較好,也不過40%。究其原因,主要還是高校缺乏專利轉化的機制和平臺。“雖說高校專利轉化主要由高校科技處負責,但科技處主要是‘申請課題拿研究項目’,成果轉化更多依靠教師自己。教師們要搞科研又要推銷成果,往往力不從心。”
去年暑假,該校在國內高校中首創“網上專利超市”,引入專利經紀人,通過網上樣品展示、APP定點推送等,向企業推介南理工5000件專利;共享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核心數據資源,通過比對分析全球99個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同步專利數據,為企業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南理工賀安之教授是我國激光領域的著名專家,他用幾十年時間攻克的平面CT儀技術,將大幅降低高速公路路面檢測的成本。但這么一項國際領先的技術,卻遲遲找不到“婆家”。后來,專利掛到網上超市,很快就被一家公司相中,今年3月底獲得了首期100萬元的孵化資金,預計6月份就能研制出樣機。
麒麟科創、煜宸激光兩家企業,借助網上超市的專利分析,與南理工聯合成立了機器人研究院,旨在通過機器人領域關鍵技術的突破,成為國內機器人領域研發的領跑者。
到去年底,網上超市已為四五十件專利找到“婆家”。有了線上運轉的良好基礎,南理工決定“趁熱打鐵”,打造線下專利超市。記者在效果圖上看到,超市分為展示、檢索、互動、體驗、洽談等多個區域,可讓企業對專利有更直觀的感受,還能與專利經紀人現場交流商談。
“專利超市”模式引來多所高校關注,南工大、蘇大、哈工大、北航、西工大、大連交大等多所高校表示,要將老師的專利技術嫁接到該平臺。南京市知識產權局也因此著手組建“南京高校技術轉移聯盟”,依托南理工的“南京高校專利超市”,加速南京高校專利技術的轉化。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