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平板、電腦等消費類電子產品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標配,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些電子產品身上的無數logo和標識背后隱藏著一家中國企業——大族激光(002008.SZ)。
它是全球激光設備領域的龍頭企業,某風靡全球的高端消費電子品牌的70%標識都是由它的設備打印出來的。
激光是20世紀以來,繼原子能、計算機、半導體之后,人類的又一重大發明,被稱為“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最亮的光”。激光應用已經滲透到金屬加工、鋼鐵、航空航天、汽車制造、醫療設備等各個產業領域。
但在20年前,激光在國內的應用幾乎是一片空白。成立于1996年的大族激光從打標切入,成為激光技術標準的制定者、市場的培育者,通過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年收入從最初的70萬元增長到去年的55.6億元,多項指標在全球位列第一。
有一種說法稱大族激光是“逆向技術創新”,該公司董秘杜永剛對此也表示贊同。他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說:“一些科研機構往往先做產品研發,后推向市場,產業化進程緩慢。而我們始終圍繞著市場需求來推動技術創新,有針對性地研發和投入,能夠最快實現產業化。”
大族激光的下一步計劃是在光源制造、高功率切割焊接、工業機器人、機器人基礎原器件研發等領域上進行新的技術創新布局。
逆向創新促產業化
在大族激光科技中心大廈二樓的技術產品展廳最前端,擺放著一臺產于1996年的激光打標機,這是大族激光生產的第一臺設備。
大族激光近20年的成長見證著激光技術在國內的應用和產業化發展。
上世紀90年代,激光技術在民用市場還是一片空白,國內少有的激光設備多為進口,而且只留存在科研機構里。
1995年,高云峰準備在深圳落戶創業時,恰逢一位以前的客戶想要向德國訂購激光打標機。當時國外的設備不僅昂貴,售后服務也不周到,設備壞了需要提前8周預約。高云峰憑著過往一直幫這位客戶維修設備的交情,主動請纓在3個月內自己生產出設備。按時按質交付之后,高云峰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8萬美元,并迅速創辦了大族。
從技術來講,當時的大族激光在行業內并無多大優勢,它走了一條更貼近市場需求的商業化道路,因為高云峰敏銳地看到了激光技術在民用市場的廣泛應用前景。
相比之下,那些高技術廠商走的是學院型路線,產品研發出來后,實際應用偏弱,缺乏迅速適應市場的能力。
創辦之初,大族激光在缺市場、缺資本的情況下,完成了紫外激光技術研發,解決了精細打標問題。很快,大族激光生產的激光打標機開始應用到計算機內存條、CPU防偽、電路板器件上,隨后又拓寬到了紐扣、鞋扣等消費品領域。
杜永剛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大族激光的研發不是閉門造車,而是緊跟市場方向,全面了解客戶的差異化需求,再來進行技術研發,提供最好的解決方案。正是這種逆向技術創新讓大族激光一次次走在行業前列。而很多科研機構則恰恰相反,先確定研發方向,等出了產品之后才推向市場,這樣的產品往往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為客戶帶來的價值大打折扣。
大族激光的研發人員都需要到客戶公司“蹲點”,隨時準備解決設備可能出現的問題,并詳細記錄下故障原因,再通過研發團隊的多次“回爐”和實驗,得出更好的產品技術解決方案,由此推動產品的全面創新。大族激光也因此成為國內第一個生產出24小時連續工作無故障的激光設備企業。
讓杜永剛引以為豪的是,在8000多人的公司團隊中,研發隊伍就有3000多人,涵蓋激光光源、自動化系統集成、直線電機、視覺識別、計算機軟件和機械控制等多領域。多年以來,大族激光的研發費用與營業收入的占比都在5%以上。2014年,該公司研發支出總額3.74億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的比例為6.71%,同比增長24.54%。
大族激光還擁有行業內最為完善的銷售及售后服務網點,覆蓋全國范圍,并成立了專門的行業服務部門,為不同行業的客戶提供激光加工工藝分析和全方位的激光應用解決方案,使激光技術與各行業的制造工藝實現無縫對接。
目前,大族激光已基本完成激光標記、激光焊接、激光切割等工業激光加工領域及相關上下游產業如PCB設備、CNC數控機床、LED設備及產品等產品線的戰略布局,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激光設備廠商。
布局機器人產業
如果說激光在不同工業領域的應用發展是一種外生增長力,那么大族激光積極開展前瞻性項目研究,掌握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的行業關鍵技術,則可提供強勁的內生增長力。
光纖激光器就是大族激光正在攻克的一大關鍵技術。作為第三代激光器,光纖激光器具有較高的電光轉換率,能大幅減少能耗,且維護運營成本低,性能明顯優于普通固體激光器、CO2激光器。以光纖激光器為核心部件的光纖激光設備,在各個領域的占有率正不斷提升。
以往,大族激光采用的光纖激光器均為美國進口。如今,該公司已能自行生產光纖激光器,并應用于低端標準設備上。
“我們的目標是盡快實現光纖激光器全面自制代替進口。”杜永剛對本報記者表示,隨著光纖激光器推動制造設備的升級換代,大族激光將迅速把握住機會。
工業機器人及機器人自動化裝備也是大族激光未來重要的戰略部署。
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制造業規模躍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制造體系。但是隨著資源和環境約束不斷強化,人口紅利的逐步消失,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成本不斷上升,機器人替代人工將成為趨勢,中國的機器人產業將進入一個快速發展階段。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201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為5.6萬臺,同比增長54%,已連續兩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需求市場。
2015年5月,國務院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更是強調了要加快發展工業機器人等智能制造裝備和產品,加快人機智能交互、工業機器人等技術和裝備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推進制造過程智能化。
大族激光在2014年已經確立了“激光技術+自動化技術+資本平臺”三位一體優勢進軍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思路。
在不久前公布的定增方案中,大族激光就表示將投資7.74億元用于建設工業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發中心,以實現工業機器人關鍵技術的積累和突破;同時加快研發成果產業轉化速度,抓住國內機器人市場快速發展的機遇,深度布局機器人產業,將機器人自動化裝備業務打造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一手緊抓內生增長力,一手勤拓新領域應用,大族激光正一步步向“先進裝備領袖”的愿景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