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刊工業新聞》8月27日報道,日本電氣通信大學、理化學研究所、東京大學等多個大學和研究機構組成的研究團隊,最近成功開發波長為0.15納米的原子級激光器。據稱,該激光器的波長是目前世界最短,比現有最短波長激光器的波長小一個數量級。該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英國《自然》雜志電子版。
研究團隊在20微米厚的銅箔上照射X射線,使其產生X射線激光,從而通過微小材料制成高效X射線激光器。據報道,該X射線激光器的研制成功,首次在硬X射線區實現了利用原子能級差的原子級激光器。該激光器在可視光至近紅外光譜有廣泛應用,但較難使用于包括X射線在內的短波長領域。
研究團隊利用X線自由電子激光設備(SACLA:SPring-8 Angstrom Compact Free Electron Laser )去除圍繞原子核旋轉的電子中最靠近原子核的一個電子,通過幾乎同時射入的弱X射線,成功激發了被稱為傅立葉極限的理想激光。
報道稱,該研究成果的意義還在于,利用作為導線的銅箔可實現理想的X射線激光器,預示了將來使用電路板銅線實現X射線激光器的可能性。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