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編輯推薦

    激光電視技術創新成未來競爭砝碼

    星之球激光 來源:萬維家電網2015-12-30 我要評論(0 )   

      傳統彩電廠商一直在硬件、生產線方面擁有足夠的優勢,近年來,隨著智能電視的普及,很多廠商也在致力于內容的擴充,以期將用硬件拼市場的模式改成軟硬結合搶占份額...


      傳統彩電廠商一直在硬件、生產線方面擁有足夠的優勢,近年來,隨著智能電視的普及,很多廠商也在致力于內容的擴充,以期將用硬件拼市場的模式改成軟硬結合搶占份額。
      自從進入2015年下半年,許多國產彩電廠商都推出了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TCL推出擁有曲薄雙特性的產品,而在近日海信發布的自主研發新一代激光影院電視,為行業的“嚴寒”添上一抹生機。
      真相大揭秘:激光電視成未來 靠譜嗎?
      行業升級優勝劣汰 技術創新成競爭砝碼
      如今彩電行業正在向著內容與硬件并重的方向前進,互聯網電視品牌往往僅注重內容的發展,將電視產品最重要的顯示性能拋之腦后。在這個產品同質化趨勢嚴重的大行業背景下,有的傳統廠商往往過于保守,很難拿不出能夠讓人眼前一亮的優秀產品。
      在這個方面,海信、TCL、創維走出了屬于自己的路,TCL主打曲面電視,在今年9月推出了C1,跨越曲面、超輕薄的溝壑,讓這兩個特性在同一產品上綻放。
      而創維,與LG聯手,聯合國內的幾家傳統廠商組成了OLED聯盟,意欲打破LED屏幕一統行業的新局勢。
      海信一直不斷追求彩電硬件技術的提升和優良品質,隨著海信智能電視在視頻、游戲、購物、教育、廣告五個方面的拓展,這些內容已經開始獲得運營收入,并且快速增長。據相關數據顯示,海信智能電視目前激活用戶已經達1300萬,日活躍用戶達40%,2016年激活用戶數將增至2000萬。
      此外,海信接盤的夏普墨西哥彩電工廠和北美彩電業務,將在2016年開始正式運營,這將給海信北美市場的業績帶來增長。
      根據海信電器發布的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0.01億元,同比增長5.6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25億元,同比增長1.98%。海信電器第三季報業績報告顯示,公司2015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221.30億元,同比增長4.9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28億元,同比增長0.96%;基本每股收益0.709元。相比國內眾多大牌電視生產廠家業績大幅虧損、凈利潤大幅下滑的狀態,海信仍逆勢增長技術創新成為其競爭取勝的重要砝碼。
      在如此競爭激烈的行業背景下,以海信為代表的傳統廠商并沒有忘掉自己的“初心”,依舊非常踏實的做著以用戶為向導的產品,行業升級轉型必將淘汰掉過于墨守成規的企業,同樣過于激進、新潮的廠商依舊無法存活,現在的火爆可能也終究只是曇花一現。
      激光電視新品粉墨登場 海信欲書寫彩電行業未來
      海信近日在京發布了其一直推崇的激光電視新品,此款激光影院電視覆蓋85/100/120尺寸,耗用了海信7年研發,擁有141項核心專利。
      據海信集團總裁劉洪新介紹,激光光學引擎是海信100%自主研發的,70%成本掌握在自己手中。此次發布的二代產品采用210個精密光學核心零部件,17片光源鏡片和25片光機鏡片。采用全新遠心結構光路設計,更寬廣光纖傳輸通路。仿生激光成像,116%色域表現。
      據筆者了解,激光影院電視的反射式成像顯示和配套的菲涅爾無源光學幕可以讓用戶更健康、舒適的觀看,它的價格、功耗分別約為相近尺寸液晶電視的1/10和1/2,主機重量也僅為相近尺寸液晶電視的1/10。
      劉洪新預言未來5年電視將進入影院時代,2016年很可能成為激光影院電視與其他各路產品爭鋒的一年,也是其蓬勃發展的元年,同時激光電視主要面對是70英寸以上超大屏幕液晶電視的競爭,這也符合人們對大屏的喜愛。
      今年OLED電視在市場收到了極大的歡迎,隨著激光電視的強勢加入,似乎在為明年的市場顯示技術之戰吹響了號角。主推激光電視的海信方面表示,海信從未排斥OLED,只是不去推技術質量并不成熟的產品,或許三五年后海信會力推OLED。
      2016年彩電行業誰主沉浮,一切都是未知數,最后占據高峰可能并緊緊只是一個品牌、一項技術。只要產品受到消費者的認可與喜愛,都會成為彩電行業發展的新引擎,引領整個彩電行業的新未來。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電視OLED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