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解決方案

    激光雷達助力汽車自動制動系統普及

    星之球激光 來源:日經技術在線2016-01-15 我要評論(0 )   

      豐田在2015年先后采用了多種先進安全技術。這些過去以高級車為中心配備的先進技術將在2017年之前,逐步配置到包括小型車在內的所有車型上。對于成本化課題,豐田將...

      豐田在2015年先后采用了多種先進安全技術。這些過去以高級車為中心配備的先進技術將在2017年之前,逐步配置到包括小型車在內的所有車型上。對于成本化課題,豐田將通過引入以標準化為宗旨的新架構“TNGA”,實現超越其他公司的性價比。
      豐田早在2014年11月,便公開了在2015年要采用的安全技術等。其中包括支持預防沖撞的自動制動器使用的新傳感器、車車間及路車間通信系統、提高了易用性的泊車輔助系統等。
      該自動制動系統為中型車和高檔車準備了避免沖撞行人的“Safety Sense P”,為小型車準備了避免沖撞前方車輛的“Safety Sense C”。2015年開始在日美歐上市的款式中配備,在2017年底之前,除OEM(貼牌生產)和合作開發的款式外,所有乘用車都將配備該系統。
     
      由大陸與電裝提供傳感器
      以C級以上車輛為對象的中型車和高檔車用系統,包括安裝在前臉徽標后方的77GHz頻帶毫米波雷達、安裝在前窗室內一側的單眼攝像頭。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均為電裝制造。除前方車輛外,還可以檢測行人并啟動自動制動器。該系統已于2015年夏季開始采用。
      另一方面,以B級以下車輛為對象的小型車用系統,在前窗的室內一側,安裝了集紅外線激光與單眼攝像頭于一體的傳感器單元。傳感器單元為德國大陸公司(Continental)制造。已于2015年春季開始采用。
      在日本國內,時速超過30km/h的交通事故經常會造成人員死亡,豐田希望通過在小型車中廣泛配備自動制動器,降低死亡事故的發生率。
      單元中的紅外線激光的檢測距離約為30m。攝像頭的檢測距離比激光長。通過對二者進行組合,可以高精度檢測出前方車輛。之所以決定采用激光,是因為激光不僅可以提高性能,還能夠降低成本。
     
      借助TNGA降低成本
      過去,豐田的自動制動系統價格高,配備的車型和購買者的范圍有限。豐田從2015年上市的新款車開始,全部采用以標準化為核心的新車制作機制“TNGA(豐田新型全球架構)”。
      豐田通過使此次采用的自動制動器的傳感器單元和傳感器支持TNGA,實現了不分車型的通用化,利用量產效果大幅降低了成本。因為支持TNGA,安裝傳感器的位置和傾斜度等都規定了標準。即使安裝位置因車輛的尺寸和形狀發生改變,只需要設定參數,就可以保持相同的性能。
     
      激光起死回生
      豐田2000年代曾在“皇冠瑪捷斯塔(Crown Majesta)”等高級車中采用了激光雷達加毫米波雷達的配置,之后,激光因為雨天時的檢測性能較低,未再繼續采用。這次成功復活,最主要的原因是激光不再像過去那樣設置在車外,而是設置在了車內。
      激光怕雨怕臟。之前設置在前格柵周邊的時候,沒能充分采取措施。這次,激光與攝像頭一樣配置在了前窗內側,不容易沾染雨水和污垢。而且前窗上的雨水和污垢可以用雨刷擦拭干凈。
      盡管如此,“在下暴雨的時候,激光的檢測性能還是會有所降低。但受到保險杠附近配置空間的限制,毫米波雷達無法應用于小型車,只能在中型車以上的車型中配置。雖然不能配備毫米波雷達,但與什么都不做相比,通過配備激光減少事故才是上策”(控制系統開發部第2控制系統開發室長山田幸則)。
      另外,“雷克薩斯LS”配備了立體攝像頭,不會替換成新開發的系統,因為豐田認為“立體攝像頭有自己的用處,會將這項技術保留下去”。
      安全系統的主流傳感器目前依然延續以往的思路,是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雷達豐田自動制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