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從1985年,我國第一家激光企業楚天激光在武漢東湖誕生開始,激光這枚“火種”,已在光谷燃燒了30年。
“每隔10年,我們都增長了10倍,但和行業相比,還是慢了。”楚天激光董事長孫文一直在思考,光谷激光企業難以做大的困境,到底是什么?
資本助推,“大族”崛起
孫文反復提到一家公司:大族激光。
1996年,大族在深圳創立時,孫文已帶領楚天激光摸爬滾打了11年。但真正刺痛孫文的,并不是大族的誕生,而是2004年大族上市。登陸資本市場后,這個激光界的后起之秀迅速攻城略地,2005至2015年的10年間,大族激光在資本市場增值百倍,成為一家年銷售達60億元、市值200億元的大公司。
而在中國激光發源地的光谷,楚天激光和團結激光漸漸在市場上陷入資本的瓶頸。
團結激光董事長陳海斌回憶,8年前金融危機時,公司流動資金捉襟見肘,銀行貸款難。最困難的時候,團結激光和楚天激光只能互為擔保,共渡難關。
2014年,團結激光引進新股東北京中聯控股,宣布在3至5年投資25億元擴充產能,但隨著中聯資金鏈的斷裂,25億元投資在到位4000萬元后戛然而止。
陳海斌說,我們一直希望融入資本市場,包括2007年光谷激光“三劍客”發起的第一次重組,可惜時機并不成熟。
“我們品牌不比他們差,技術不比他們落后,做不大的原因是什么?還是缺資本!”孫文說,技術和創新是發動機,但沒有插上資本和金融的翅膀,再好的發動機也飛不起來。
孫文創辦的楚天激光是我國第一家民營激光企業
業務洗牌,服務倒逼制造
據了解,楚天激光與團結激光合并重組后,將劃分六大板塊核心業務,包括工業激光、醫療激光、文化激光、軍事民用激光、激光加工站連鎖、激光醫療美容院連鎖等,力爭3年內形成300億元產值規模,上市后,5年形成800億元產值規模。
大族激光給湖北激光的啟示,不止資本。
陳海斌說,武漢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光電子、生物醫藥和高端裝備制造,全都涉足激光,為什么激光企業做不大?除了資本,還有應用服務沒有做起來。
大族激光副總經理黃祥虎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大族的裂變式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客戶市場為導向的逆向技術創新發展模式。其研發是先了解客戶,把握市場真實需求,再確定技術研發課題,最后推出產品。
陳海斌介紹,楚天團結激光集團成立后,最大的質變也是發展模式——用服務業帶動制造業發展。醫療激光、文化激光等激光應用,都蘊含著巨大市場。
“過去,我們光顧著埋頭拉車,沒有抬頭看路,生產完激光器和激光設備后,再出去找市場”,陳海斌說,現在,將從制造業向服務業延伸,市場需要什么樣的技術,我們就生產什么產品,從供給側開始改革。
陳海兵創辦團結激光擁有23年發展歷史
薪火相傳,帶著兄弟一起跑
在孫文的籌謀中,新資本陸續注入后,兩家激光企業將進行資源再整合,尋求產業升級換代,以實現優勢互補。
目前,兩家企業各有1000多名員工,重組后,2000多人的人事安排全部根據新公司的六大核心業務劃分。
中國光谷激光行業協會會長朱曉指出,此次重組,對光谷乃至湖北激光產業的影響主要是兩方面:一是有平臺能打造一個百億規模的激光龍頭企業,二是帶動區域產業鏈的發展。
他說,全球最大的激光巨頭德國通快公司,年銷售額200多億元,帶活了200多家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重組不僅僅是兩家的事,還要帶著上下游的兄弟們一起跑,帶動區域配套和產業鏈發展。
孫文笑稱,出任新公司首屆董事局主席3年后,將交棒給年輕人。“歷經30年發展,光谷第一批創業者正在老去,我已經60多歲了,但薪火需要相傳。在這片中國激光的發源地上,一定會誕生一家世界級的激光公司,現在就是最好的風口。”
湖北日報 記者李墨 通訊員童吉山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