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今日要聞
取精去糟 向美國再工業化學習些啥?
星之球科技 來源:工控網2016-03-08
我要評論(0 )
美國制造業投資回歸的趨勢確實存在,其中最重要也最明顯的因素就是能源成本的下降。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商,一直受惠于低價格的能源和汽油帶來的利益。近年來頁...
美國制造業投資回歸的趨勢確實存在,其中最重要也最明顯的因素就是能源成本的下降。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商,一直受惠于低價格的能源和汽油帶來的利益。近年來頁巖氣技術的突破直接帶來油氣成本的更快下降,使化工等工業領域直接受惠。
本輪金融危機發生之后,美國面臨著經濟衰退和失業攀升的巨大壓力,迫切需要轉換發展動力。同時,近20年的去工業化、重服務業導致美國經濟國際競爭力下降,迫切需要實現產業體系升級。在此背景之下,奧巴馬政府提出了再工業化戰略,優化本國投資環境,吸引本國制造業回歸和外國直接投資。
美國再工業化成為危機之后經濟復蘇的重要引擎,在美國本輪再工業化過程中,GE等大型跨國企業倡導的工業互聯網成為典型代表。深入剖析美國再工業化戰略及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將為中國制造業復蘇提供寶貴的經驗借鑒,也能夠為《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順利推進提供重要參考。
從2010到2014年,美國制造業以年均3.46%的速度增長,高于同期GDP增長率,制造業就業人數從1200多萬上升到1300多萬,年均增長2.05%,制造業成為美國經濟復蘇的重要引擎。制造業的相對繁榮也體現在與全要素生產率(所有的技術投入和產出之間的效率)的對比上,美國全要素生產率為1.18%,遠低于制造業,可見制造業的增長比其他行業增長更快。
由于正式開始重新開采頁巖天然氣資源,美國自2005年以來天然氣成本下降50%,2014年工業用天然氣成本每英熱單位(BTU)約3.1美元。而中國工業用天然氣成本由2004年的每英熱單位5.8美元上升至2014年的13.7美元,上升138%。目前中國工業用天然氣成本約為美國的4.4倍。
美國中央和地方政府均采取了一些措施吸引美國制造業回歸或者吸引國際制造業到美國投資。中央政府對再工業化的國家戰略支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法律制度,為再工業化戰略提供法律支持。二是政策激勵,通過出臺指導性文件,發布方向性建議和意見。三是政府監管創新,減少監管負擔并提供政府支持。四是貿易協定,貿易協定包括很多內容,比如開放市場、全球業務等,美國與G20的國家簽署了一些雙邊的協定和自由貿易協定,比如澳大利亞和美國之間的貿易條約,很多日本的車企通過這個條約從美國向澳大利亞出口汽車,而不是從日本出口。地方政府也因地制宜,針對不同的產業需求和資源稟賦采取了靈活的吸引外國投資政策,尤其是比較寬松的稅收政策和土地政策。
制造業領域的外國投資企業給美國本土不止帶來較高的勞動工資水平,而且發生明顯的技術外溢,使美國本地企業受益。例如華為、聯想、中石化以及其他中資企業支付給美國的工人工資平均為每年85000美元,對當地人才具有很高的吸引力。再如,當西門子等外企的到來給美國的企業帶來了壓力,美國的企業需要提高生產能力,增加研發投入,從而能夠在與外企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他們也許會向這些外國公司學習,也許會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也許會組成聯盟,也許會升級技術,這些都是“鯰魚效應”或技術外溢效應的表現。
美國制造企業的全球業務拓展近年來仍處于活躍期,并未因本土的再工業化而放棄全球擴張。有趣的是,數據顯示這種全球擴張并不意味著其在美業務的縮水,反而擴大了在美業務。從就業、銷售、投資和研發來看,當GE和IBM這樣的跨國企業增加海外就業崗位、銷售收入、投資額和研發能力時,它們在美國的就業、投資、支出、銷售和研發也在同步增加。當美國公司在全球以10%的比率增加就業崗位時,其在美國平均增加就業的比率為4%。
一是解決動力轉換問題。目前,美國復蘇的態勢雖然略好于歐洲,但復蘇勢頭還不夠明顯,主要是缺乏新的發展動力,再工業化首先是發展動力轉換的推動器。二是解決產業體系升級問題。美國的再工業化不是簡單的實體經濟回歸,而是實體經濟升級,主要表現在產業體系升級,互聯網是升級的基礎和工具。三是解決生產方式改造和轉化問題。新一輪科技革命將帶來生產方式、營銷方式的革命性變化,如分散化生產、個性化定制,從某種意義上講,再工業化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工業革命。通過再工業化,要使信息革命的效果最大化,這是“互聯網+工業”的最大目標。
美國工業互聯網比德國的工業4.0更加注重軟件、網絡、大數據等對于工業領域服務方式的顛覆。工業互聯網是實現所有機器互聯,而不僅僅是制造工廠的機器設備,最終實現機器與機器的融合、人與機器的融合。工業互聯網的方向是構建智能制造的生態系統,是互聯網和物聯網發展及全球產業競爭的重要方向。主要帶來以下幾個趨勢性變化:一是智能化。利用大數據來分析不同的客戶群的需求,進行智能化的工業生產,制造出可以承載信息、感應環境、自我檢測的智能化產品。二是柔性化。既以批量化的生產形式控制了生產成本,又以個性化的產品形態滿足了用戶需求。三是綠色化。互聯網為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和集約經濟提供新的路徑選擇。
GE提出的工業互聯網是美國“互聯網+工業”模式的典型代表。GE的創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客戶的需求,二是技術上的可行,三是商業上的可行,三個方面相輔相成。創新的敲門磚是時間的投入,如果要在全球制造業保持競爭力,一定要保證這三個方面的投入比競爭對手快。其再工業化的基礎是業務重組,專注于數字業務和實體業務的整合。伴隨著數字與實體的結合,工業領域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出現了新的業務模式、新的工業流程、新的原材料乃至新的制造業生產方式。
電子互聯的因素被整合到一起,投入到工廠生產中。而工廠的運營建立在四個支柱上:純制造、智能機械、靈活性的工廠、巨大的供應鏈。四種支柱的實現需要包括信息高速公路在內的IT基礎設施做支撐,也需要一個共同軟件平臺來整合軟件。Predix系統就是GE推出的對所有軟件開發者開放的平臺,可以在此基礎上建立商店和開發應用軟件,允許不同的工廠使用不同的設備,并且可以相互溝通、不斷優化。
互聯網給美國工業領域帶來的變革還體現在組織形式、管理方式和商業模式方面。在組織形式上,基于互聯網的資源配置方式將再造產業組織形式,使產業邊界更加模糊化,產業組織更加網絡化和扁平化,空間局限更容易打破,形成產業網絡的虛擬集聚。在管理方式上,互聯網促使產品價值由加工環節向價值鏈高端環節躍升,形成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社區營銷、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創新模式。在商業模式上,互聯網與工業融合推動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催生出多技術、多業態融合的生產與服務系統。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