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中國用超強超短激光成功產生反物質 究竟有多強

    星之球激光 來源:新浪2016-03-15 我要評論(0 )   

    超強超短激光產生正電子示意圖科幻設想中的太陽帆 科幻設想中的太陽帆  近日,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利用超強超短激光成功產生反物

     

    超強超短激光產生正電子示意圖

    科幻設想中的太陽帆 科幻設想中的太陽帆
      近日,“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利用超強超短激光成功產生反物質”這則新聞廣為傳播。這是國內首次報道利用激光產生反物質。不過,很多網友在被“反物質”一詞吸引的同時,卻忽略了背后另一個更重大且更有意義的成就——中國在“超強超短激光”上的一些突破。
      什么是“超強超短激光”?
      不少人第一眼看到“超強超短”會對其發生誤解。超強很好理解,而超短,不少人容易把其理解為“距離上的長短”,但實際上,這里的“短”是時間上的長短。
      大功率激光是各國夢寐以求的,因為,它能干的事實在是太多,比如軍事愛好者們所熟知的激光武器,還有制造人工可控核聚變所需條件等等。
      耗資數十億美元的美國“國家點火裝置”中使用的燃料球,他們使用192門激光在十億分之一秒的時間內同時發射并擊中鉛筆頭大小的燃料球,從而引發核聚變。
      然而,大功率激光并非那么容易產生,并不是說給一個激光設備提供的能量越大,激光的功率就會越大。顯然,單純地提供大能量以進一步提高激光的功率現在已經變得很難,造價也越發昂貴。
      怎么辦?
      我們知道:功率=功/時間=w/t
      既然在“功”上突破已經很昂貴且很難,那么,我們就從“時間”上來突破。
      顯而易見,相同的功,做功時間越短,功率就會越大。當時間趨于無窮小時,功率就會趨于無窮大。
      1瓦特(功率)=1焦耳/1秒。
      對于1焦耳的能量來說,如果我們把激光的脈沖時間從1秒縮短到0.1秒,那么我們就得到了10瓦的功率。
      如果從1秒縮短0.001秒,我們就得到了1000瓦的功率。
      同理,如果縮小到1皮秒呢?那么我們就得到了1,000,000,000,000瓦的功率(1萬億瓦)。
      對于普通大眾來說,1萬億瓦的功率其實已經大到了不可思議。然而,我國造出的超短激光脈沖,在時間尺度上是飛秒級別,其功率比上面的1萬億瓦還要多3個0,達到了1000萬億瓦的級別。
      相信,研究激光的業內人士每天說“飛秒”、“阿秒”的次數絕對比很多人每天說“秒”的次數還要多,為此,我們先用一張表格來溫故一下時間的量級:
      我國造出的激光脈沖,在時間上短到飛秒級別,對應的激光也稱為“飛秒激光”。1000萬億瓦等于1拍瓦(PW),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光機所)的激光設備,其功率達到了5拍瓦。
      它能產生很多極端條件
      超強超短激光功率如此的大,以至于,它能產生很多極端條件,而這些條件只有在恒星內部或是黑洞邊緣才能產生。
      一、超強的光強
      目前,超強超短激光所能獲得的最高光強為1022瓦/平方厘米。這是一個多大的光強呢?如果我們把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陽總輻射同時聚焦在一根頭發絲粗細的尺度上,獲得的光強也只有1021瓦/平方厘米。
      二、超高的能量密度
      超強超短激光目前可以達到3×1010焦耳/立方厘米,這相當于是在1立方厘米的小體積內爆炸20噸的TNT炸藥。
      三、超強的光壓
      光會產生壓力,這就是光壓,也叫輻射壓。還在科幻中的“太陽帆”就是以此為動力。太陽產生的光壓很小很小,但是超強超短激光產生的光壓接近大氣壓的1萬億倍。
      它有哪些應用?
      超強超短激光產生的這些極端條件非常有用。其實,只要想一想就能明白,各國的粒子加速器,包括耗資巨大的、發現上帝粒子的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它們的目的都是為了制造出各種極端能量的粒子,迫使粒子加速并對碰,從而借此探索宇宙的奧秘。
      而超強超短激光可以產生如此多的極端條件,那么其應用當然也是非常廣泛的。
      例如,超強超短激光能產生超強的電場,利用這個電場可以加速粒子,現在,用激光加速粒子的相關實驗,無論是國際上,還是我國的上海光機所等等,都在進行。如果實驗未來獲得突破,那么超強超短激光將會讓未來的各種直線加速器小型化,同時成本降低。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此次還制造出了反物質,也就是正電子,它有什么用?
      眾所周知,只有當光子從樹葉上反射并進入我們的眼睛時,我們才能看到那片樹葉。而很多航空航天所需要的重要材料,其被生產出來,或者使用過以后后,我們很想了解其內部的微觀結構、缺陷狀態等信息,但又不能破壞材料本身,怎么弄?當然得使用無損探測。
      而超強超短激光可以在材料內部制造出反物質,也就是大量正電子,這些正電子與材料內部的電子發生湮滅,于是,電子的全部質量轉變成電磁輻射,并以伽馬光子射出,檢測這些光子,我們也就間接地探測到了材料的內部情況。利用正電子湮沒技術可以對材料內部進行原子尺度的缺陷和損傷進行探測。
      以上,只是超強超短激光的兩個應用,未來,也許我們會發現,以上只是兩個小應用而已。根據上海光機所所長李儒新研究員在“2015年國際光年報告會”上的介紹,2020年,在超強超短激光領域,可能實現以下夢想:產生納米尺度的光束并應用于顯微和存儲;基于激光的超精密鐘用于測量宇宙基本常數;激光聚變獲得較大突破,人類獲取清潔可持續能源邁出很大的一步;從飛秒激光發展到阿秒激光(阿秒脈沖),并以此探測電子的運動和化學反應。
      無疑,超強超短激光的應用將會非常廣泛,正如美國學術雜志《科學》上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這項工作將影響每一項研究,從聚變到天體物理。”
      各國爭相發展
      超強超短激光早就成了國際上的研究熱點和競爭重點。早在10年前,就有10個國家和地區的30個科研機構聯合向歐盟提出“極端光設施計劃”,此項計劃預計耗資8.5億歐元,其目標是產生200拍瓦的超強超短激光。
      正因為各大國都在爭相發展此項技術,所以,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未來,我們將陸續聽到它帶來的很多新應用,甚至是某些領域的革命。超強超短激光,它已然走在造福人類社會的路上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反物質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