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新強說,激光作為武漢的優勢產業,在國內起步早,占據“半壁江山”,武漢工業基礎好,科教資源集中,有利于發揮區域優勢,集中突破性發展“低消耗、低能耗、低污染、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但目前不少企業和研究機構普遍存在重產品研發、輕工藝研究的現象,工藝人才培養缺乏激勵措施;在工藝技術發展缺乏科學規劃。武漢有激光加工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以偏理論研究為主,也有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偏重工程化應用。
他建議,在武漢設立國家激光工藝研究中心,并將其建成一個開放性平臺,設立專家委員會,圍繞國家戰略、重點發展產業、市場需求開展工藝研究。希望有關部委支持中心加強平臺建設,對于采購設備達一定金額并承諾向社會開放的可享受專項補貼,給予海外采購研究設備不征收進口稅收的優惠政策。此外,他還建議國家依據考評結果的不同等級,每年對激光工藝研究中心進行不同標準的運行經費補貼,鼓勵依托單位、合作單位、金融機構等共同投資,組建激光工藝發展基金,形成自我發展、良性循環的市場化機制。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