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光谷之光,激光一直以來是國內激光產業的排頭兵。經過30年積淀,武漢激光產業發展已形成“五大”片區,即江岸區,為中小功率激光企業;光谷大道,是激光產業長廊;光谷廟山,則是華工科技園區;青山區,鋼鐵激光焊接;沌口開發區,汽車激光焊接。
然而,近年武漢激光“一家獨大”的優勢不再,被“新秀”深圳窮追不舍,甚至發展慢上半拍,其中緣由耐人尋味。究竟問題出在哪?武漢激光產業的短板有哪些?經過多方調查,希冀能給出一些角度,供產業人參考。
三十而立:武漢激光產業成熟有余、活力不足
近十幾年以來,經中國政府、技術專家和企業及廣大從業人員的共同努力,中國激光業已取得了超乎尋常的發展,并且初現中國激光產業的雛形,在國內部分激光產品市場上,中國激光業又重新占有主導地位。其中,武漢激光應用設備生產企業集群明顯代表著國內激光業的技術水平和產業化水平,是中國激光業的一個縮影。
1、武漢激光企業群體大,相對密集
據中國光電子行業協會激光分會統計,全國長年有激光定型產品生產的激光企業有200家左右,而在“武漢·中國光谷”內集中了多家實力處于國內前列的激光企業。在全國僅有的4家超億元銷售額的激光企業中,“武漢·中國光谷”占有3家。
2、武漢激光企業群體市場所占份額大
從激光產品的國內市場比較來看,武漢激光產品的市場份額占國內總額的約50%,擁有激光加工和醫療設備市場的半壁河山,在一些難度較大的高、精、尖類產品方面,在國內市場獨占鰲頭。
3、武漢激光技術水平高,研發能力強
武漢擁有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激光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先后承擔和完成一大批國家重大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取得了一批激光基礎理論和技術研究成果。
4、武漢是國內激光技術和技術人才的源頭
人才優勢的比較來看,武漢在激光領域內的高技術人才相對集中,擁有國家在激光領域的科學家和國家級專家。已面向全國培養輸送了2000多名并在源源不斷地培養著激光技術專門人才。從產業來看,武漢激光產業的從業人數約占國內總人數的一半。他們長期從事激光產品的研制、開發、生產、管理、經營和營銷,具有豐富的經驗。
5、武漢激光業輻射能力強,帶動面廣
從輻射能力上看,除去武漢的地理區位優勢外,武漢的激光業在國內外的影響遠高于其它地區。
總體來看,武漢激光產業已發展較為成熟,但是顯現出活力不足。
缺乏市場嗅覺“光谷”龍頭地位岌岌可危
武漢發展激光產業雖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然而,近十幾年來,深圳的激光產業開始蓬勃發展,與之相比,武漢的激光產業發展步履稍顯“蹣跚”。
深圳的激光產業大有迎頭趕上之勢。從數據來對比,目前,光谷已聚集200多家激光企業,產值逾150億元,占據全國激光市場半壁江山。而深圳的激光產業經過短短幾年的發展,產業規模達100億元,成為繼武漢之后的國內第二大激光產業聚集地。
“武漢激光企業如散兵游勇,多而不強,市場導向性相對較弱。咱們第一陣營的企業,銷售收入大多只有10多億元。”談及兩地行業差距,楚天激光集團董事長、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激光產業分會會長、湖北省激光行業協會名譽會長孫文坦言,深圳激光產業爆發式增長,得力于資本沃土的給養。
以大族激光為例,早在2004年,深圳大族激光上市,產值4億元,凈利潤4600萬元。2006年,產值8.5億元,凈利潤9000萬元。2008年,大族激光瞄準高端激光工業設備,融資9億元,迅速占領了高端市場。到2014年,大族激光實現產值55.93億元,同比增長29%;凈利潤7.07億元,同比增長37%。
在深圳,除了大族激光、光韻達兩家上市企業外,還有聯贏激光、光大激光、創鑫激光等非上市公司,全面覆蓋激光產業上中下游以及應用產業。
激光產業發展日新月異,不進則退,分秒必爭。在孫文看來,光谷激光之所以發展變緩,原因有兩點,一是因為激光產品使用地區集中在珠三角,從地理位置考慮,武漢距離使用市場距離較遠;二是因為近些年武漢激光企業將大部分精力用在技術研發及制造上,缺乏對于市場拓展的敏感性和前瞻性,更缺乏對資本運作的認識。
此外,深圳對于人才還有著天然的優勢。從2010年后,由廣東省激光行業協會舉辦的3D打印論壇、亞洲激光論壇便從主辦地東莞移遷到深圳,便是因為看重深圳激光產業良好發展態勢。
在廣東社科院綜合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煥看來,正是“注重人才儲備、市場拓展”使得深圳產品研發和銷售市場思路清晰,發展迅速。
“小富即安”思想不可再助長
“現場幾十家本土激光企業一年的銷售總規模也許還不及深圳大族激光一家的規模大。”談及本土激光產業存在的弊病,武漢新特光電集團董事長陳義紅坦言,目前光谷激光器技術全國領先,甚至與世界水平不相上下,但長期以來,大家都在比拼技術實力,卻沒能及時引進管理人才,導致在激光產品和市場領域的拓展慢下來。
“從全球激光產業來看,中國激光產業的增長態勢十分強勁,市場需求旺盛,自2006年至今,一直保持著年均20%左右的高速增長。”朱曉說,激光產業發展日新月異,不進則退,分秒必爭,稍一“打盹”,馬上會被別人追上。
武漢銳科激光副董事長閆大鵬認為,被超越也存在現實原因,武漢并非制造業發達地區,且距離激光產品的使用市場深圳、鞍山等地較遠,同時企業領導者的思維也不如沿海地區開放。
光谷激光一小微企業負責人稱,光谷的大型激光企業技術能力很強,但缺少與之匹配的高端產品管理和市場銷售人才,導致產品研發和銷售市場思路不清晰,后繼乏力。
“武漢的激光企業目前留下來的基本完成了原始積累,大多數企業家已實現了‘財務自由’,小富即安心理不容忽視。不斷創新,不斷進取才能做強做大。”朱曉說,一個國家是否先進發達,可以看它的激光產業在GDP中的占比,如果達到50%以上,則是先進發達的,否則,則是相對落后。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趙焰認為,武漢大多企業,缺少戰略性的行為意識,追逐短期行為,對此要注意引導。生意要做大,必須眼光放長遠,不局限在眼前的利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