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也稱作熔接、镕接,是一種以加熱、高溫或者高壓的方式接合金屬或其他熱塑性材料如塑料的制造工藝及技術。19世紀末之前,唯一的焊接工藝是鐵匠沿用了數百年的金屬鍛焊。最早的現代焊接技術出現在19世紀末,先是弧焊和氧燃氣焊,稍后出現了電阻焊。
1. 激光是個偉大的發明
激光束的激光焦點光斑小,功率密度高,可以在小范圍內產生非常高的溫度,從而能夠燥接一些高培點、高強度的合金材料。
激光焊接是無接觸加工,不存在工具損耗等問題,在前期有較大投入的情況下,后期的投入就非常少了。
激光擇接熱影響區小,做到了盡量避免材料變形帶來的質量問題,后續工序處理簡單。
激光焊接自動化程度高,可以用計算機進行控制,焊接速度快,功效高,可方便的進行任何復雜形狀的焊接,從而使得激光焊接生產效率很高,并且加工質量穩定可靠,可以獲得很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激光焊接直到上世紀70年代CO2激光器和YAG激光器等激光器的誕生,使得激光焊接真正的應用到生產生活中。
激光焊接技術以其獨有的特點與優勢,在鍋爐、容器、管道、汽車、船舶、航空等制造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成為現代制造行業首選的工藝技術。
2.激光焊接原理
激光焊接就是使用聚焦后的激光束照射到金屬工件的表面,利用其巨大的功率密度,使工件對接部分金屬瞬時氣化并在束流壓力和蒸汽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小孔”。小孔內的金屬蒸氣在高功率密度的激光作用下會發生電離,在小孔內部和上部形成一定量的高溫等離子體,通過小孔效應將大部分光量傳遞給周圍的材料使其溶透,在激光束的移動過程中,被熔透的金屬迅速冷卻,形成致密的焊縫組織。
當然,從激光焊接原理可以看到,如果在操作中稍有不慎就會造成下面這種情況
激光焊接技術有其他焊接技術無法比擬的優勢就在于激光所具有的四個主要的特征:即單色性好、相干性好、方向性好、亮度高。
3.激光焊接研究
由于激光焊接的主要受限制的因素是激光器和焊接冶金分析,國外在激光焊接領域的研究比國內早許多,國外在上世紀70年代起就大量投入研究激光器和激光焊接冶金分析,形成了一批著名的研究機構,如英國的焊接研究所(TWI)、美國的愛迪生焊接研究所(EWI)、法國焊接研究所(FWI)、日本的連接與溶接研究所(JRWI)、烏克蘭的巴頓電焊研究所(PEWI)、德國亞琛大學的焊接研究所(ISF)和德國焊接學會(DVS)下屬的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焊接研究與培訓中心(SLV)等,而韓國的焊接研究中心是設在韓國現代科學技術研究院(KAIST)的韓國工業生產技術研究院KITCH之內。它們都屬于國家級的焊接研究機構。國內的激光焊接研究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大面積展開,形成了以激光研究著名的華中科技大學激光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并在2015年以汽車激光焊接技術打破國外壟斷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內的哈爾濱焊接研究所也是一個具有豐厚成果的研究所,在激光焊接研究領域走在國內前列,在焊接機器人研究方面也是成果豐碩;中航工業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在相關領域激光焊接方面的研究有所建樹。
4.激光焊接應用
在航空制造領域,目前激光焊接技術已經成功的應用于機翼的內隔板、飛機機身與加強筋的連接。并取代鉚接技術,使得飛機的重量大幅度降低,如空客A380 飛機在引進激光焊后機身總重減少18%,從而減少耗以及排放,降低運營成本
早在20世紀90年代,英國羅?羅公司采用激光熔敷工藝對RB211發動機渦輪葉片冠部阻尼面進行鉆基耐磨合金敷層強化處理。在羅?羅公司資助下,英國諾丁漢大學已經開發出葉片修理系統,并在羅?羅公司大修中心得到應用,維修的范圍有壓氣機葉尖,渦輪葉片封嚴齒等。美國普惠公司進一步發展了激光熔敷技術,成功地建立了2條葉片自動化激光熔敷生產線,首先在JT8D和JT9D兩種發動機的第一級和第二級的PWA1455合金材料的轉子葉片鋸齒冠阻尼面上制備出高質量的鈷基合金耐磨層。德國MTU公司采用包覆熔敷技術對發動機壓氣機葉片葉尖部的磨損進行修復,可以有效地減小熱影響區,降低葉片裂紋的產生。生產的一次合格率可以穩定在95%以上,而采用傳統TIG堆焊一次合格率平均不足75%。此外,激光焊接大量用于發動機零部件修理。
5.激光焊接在其他領域重大應用
在汽車工業,激光焊接塑料技術可用于制造很多汽車零部件,如燃油噴嘴、變檔機架、發動機傳感器、駕駛室機架、液壓油箱、過濾架、前燈和尾燈等。其它汽車方面的應用還包括進氣管光歧管的制造以及輔助水泵的制造。
在醫學領域,激光焊接技術可用于制造液體儲槽、液體過濾器材、軟管連接頭、造口術袋子、助聽器、移植體、分析用的微流體器件等。
由于激光加工屬于非接觸性加工方式?所以不產生機械擠壓或機械應力?因此特別符合電子行業的加工要求。如:變壓器、電感器、連接器、端子、光纖連接器、傳感器、變壓器、開關、手機電池、微電子元件、集成電路引線等焊接。
6.發展前景
激光焊接作為現代科技與傳統技術的結合體,其相對于傳統焊接技術而言,尤其獨特之處并且本身的應用領域以及應用層面更加廣泛,可以極大的提升焊接的效率和精度。其功率密度高、能量釋放快,從而更好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其本身的聚焦點更小,無疑使得縫合的材料之間的黏連度更好,不會造成材料的損傷和變形,所以焊接之后也無需進行后續處理。由此,其本身主要是應用于高新技術領域,而未來隨著人們對于這一技術的了解以及掌握的不斷深入,必然可以應用于更多的行業以及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