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激光產業成武漢經濟結構調整“高地”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2016-05-22 我要評論(0 )   

    近日,記者在湖北武漢光谷的中歐激光產業園看到,經過17個月的建設,一棟棟灰色廠房、辦公樓拔地而起,以激光為主題的產業園亮相光谷。

             近日,記者在湖北武漢光谷的中歐激光產業園看到,經過17個月的建設,一棟棟灰色廠房、辦公樓拔地而起,以激光為主題的產業園亮相光谷。
     
      “一期10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孵化器及相關生活配套設施已建成并驗收合格,一周后交付使用。”負責園區建設的武漢鼎杰環保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國清說,湖北省激光行業協會率先簽約入駐,并為園區企業提供服務。在該協會的帶動下,目前已有40家企業簽約入駐,包括全球最大的激光企業德國通快激光集團、意大利最大的激光公司艾倫集團等。明年初,園區將進行二期建設。
     
      武漢為何要大力發展激光產業呢?作為高新技術的代表,其威力不可小覷。一束激光,10秒鐘就能把一塊10厘米厚、30厘米寬的鋼板切斷。
     
      一臺激光3D打印機可以打印出45種零件,應用于20余種航天發動機、運載火箭、衛星及導彈等裝備中。
     
      如今,激光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電子產品制造、航天航空、軌道交通、汽車制造、脆性材料加工、快速消費品等360個行業中。武漢光谷激光行業協會秘書長江峰說,經濟下行壓力下,激光產業逆勢飛揚,已經到了井噴前夜。
     
      擁抱“光制造”時代
     
      激光,既能在金屬板上雕刻圖案,又能在一捏即碎的雞蛋殼上打印日期。
     
      激光產業成為經濟結構調整的“高地”。武漢新特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義紅認為,通過技術嫁接,激光在鋼鐵、化工、汽車等領域都有著廣闊的市場應用。
     
      “十三五”開局之年,激光產業再迎新機遇。業內研究報告預計,在3-10年內,我國將步入“光制造”時代。未來5年內,激光行業受益于政府對制造業的重視與扶持,平均年增長率約為10%-15%。這將是激光產業邁向成熟穩定發展的5年,期間將有更多高新尖激光產品將出現在市場上。
     
      在資本的風口迅跑
     
      武漢光谷現有300多家激光設備制造型企業,密度全世界獨一無二。但其激光設備制造產業規模在200億元左右。從200億元到1000億元,路途還很遙遠。
     
      國內激光產業發達地區依然集中在沿海城市,這主要是由地方經濟和市場決定的。江峰坦言,激光產品使用地區集中在珠三角,從地理位置考慮,武漢距離使用市場較遠。“武漢制造業發達程度不及沿海,企業負責人的思想也不如沿海開放。”
     
      此外,武漢激光企業習慣比拼技術實力,卻難以及時引進資本,缺乏市場拓展的敏感度和前瞻性,更缺乏對資本運作的認識,導致在激光產品和市場領域的拓展步伐較慢。
     
      如今,在武漢光谷,激光行業已經出現了一些積極的現象。
     
      在產學研方面,武漢的激光骨干企業積極進行科學、有效的協作。華工科技(000988,股吧)總裁閔大勇認為,產學研的合作模式非常有利于光谷激光行業的發展,即利用應用帶動技術,從而牽引整個激光產業發展。
     
      “激光企業產品品質參差不齊,市場競爭以價格戰為主。”楚天激光集團董事長孫文表示,不久前激光產業基金的成立,使得激光企業又一次觸摸到資本市場的風口,樹立起共同把湖北激光產業做大做強的信心。“湖北激光產業千億板塊崛起,各企業應發揮所長,關注為客戶帶來增值,狠抓產品品質。”閔大勇認為,要摒棄低端無序競爭,在不斷創新的基礎上,做高端產品,做高附加值產品,做高質量產品。
     
      湖北省激光行業協會秘書長童吉山介紹,占地130畝的中歐激光產業園投資逾4億元,總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將重點發展激光設備、機器人設計制造及光電子產品等激光應用產業鏈。2014年12月由凌進電子集團投資動工建設,目前,一期工程已竣工。
     
      “建設得太快了,不愧是"激光速度"。”武漢先河激光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該公司已簽約入駐園區。另一家入園企業武漢市凱瑞迪激光技術有限公司認為,德國通快落戶引發磁鐵效應,園區內上下游企業可形成激光產業鏈,加快推進湖北省形成千億激光板塊。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產業園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