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于:布里斯托大學)
光子量子計算機,比起今天的數字電子微處理器,可達到指數級的速度,并且更加強有力。為了將這項技術實現,光子電路必須和普通的微處理器一樣,首先要可以高效處理多任務。布里斯托大學以及日本電信電話公司(NTT)宣稱,已經開發出了一種完全可重新編程的量子光處理芯片,能夠以無限種方式操作和解碼光子。這項研究的成果在科學雜志上發表。
組成
新的設備可以使用標準的半導體制造技術進行制造,由玻璃和硅構成,具有六個波導管用于通用線性光學轉換,和15個集成干涉儀(設備在一個光子束上又添加了一個光子束,來尋找異常亮度和相位),每個都可以單獨編程。這樣使得一系列不同的量子處理器操作,可以同時進行。
可編程
穩定以及快速的可重編程的芯片體系結構,可以通過軟件代碼來變。這意味著一個大規模的基于目前設計的量子實驗,可以連續或者同步的快速進行,使得無數未來協議得以實現。
“我們一旦寫了每個電路的代碼,幾秒鐘后重新編程芯片,幾毫秒后,芯片切換至新實驗,”布里斯托大學的博士生和研究團隊成員,Jacques Carolan說道。“我們為了這幾個小時,進行了一年的實驗。我們真正感到激動的是,使用這些芯片去開發新科學。芯片被封裝和制造,這樣我們永遠不需要重新調整它。我們一天就可以執行1000多個不同的實驗。這在幾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布里斯托大學的研究人員 (從左到右): Chris Sparrow, Chris Harrold, Jacques Carolan,Anthony Laing博士
(圖片來源于:布里斯托大學)
價值
光子輸入和輸出的數量,意味著新的處理器可以馬上應用于新研究領域。它們能夠產生“幺正性”。這些數學運算符,能夠應用于一些列的量子位,執行與標準的電子邏輯處理器相當的布爾代數運算,也稱為量子門。事實上,它能夠一次處理巨大的數量計算,意味著它能夠仿真標準邏輯陣列的性能。
這種技術內在的靈活性,也可以導致一種“普遍性的”狀態,通用量子計算機可以有效地模仿任意的數字計算機。盡管,這仍然還在適度規模。但是,如果研究人員的工作完成了大部分的實現,這意味著朝著設計和創造大規模通用的量子計算機,邁出了標志性的一步。
未來
開發下一步的工作,將是擴大它的功能和能力,證明技術可以用于和日本電報電話公司合作的通信領域,以及其他的電腦和網絡公司。
布里斯托大學成為“量子云”服務的先鋒,作為量子計算研發的巨大激勵的一部分,允許公眾可以通過互聯網訪問正在工作的量子處理器,并計劃在將來增加更多的芯片。
“在過去的10年里,我們已經建立了光量子計算技術的生態系統,量子信息領域的專家們,可以將進入通信領域的研究和工程實踐。”布里斯托大學的量子光學研究中心的主任Jeremy O'Brien教授說道。“我們要發展模型,實現我們量子計算機的愿景。”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