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三迪時空與青島市市立醫院合作建立的國內首家3D打印眼科應用研發中心,正式掛牌成立。今后,雙方將依托各自優勢資源,合力打造國內最有影響力的3D打印眼科應用研發中心。
3D打印技術可以直接將3D設計模型,打印為現實的產品,相較于傳統制造方式,更適合制作小批量、定制化,以及復雜形狀的產品。
由于人體的個體差異,對個性化定制醫療器械及醫療植入物的要求很高。因此,“個性化”為3D打印技術與醫療行業搭建了深度結合的橋梁,比較典型的應用有手術預規劃3D模型、手術導板、3D打印植入物,以及假肢、助聽器等康復醫療器械。
此外,通過將高分辨率VR技術、CT掃描、機器人以及3D打印技術結合起來,還可以創造出革命性的個性化醫療解決方案。在虛擬現實(VR)頭盔和觸覺反饋手套的幫助下,醫生不僅在手術規劃階段發揮作用,而且可以遠程操作醫療機器人為病人做手術,再借助3D打印提供個性化的醫療解決方案。
近年來,3D打印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迅速拓展,但在眼科領域則剛剛起步。國外已有3D打印的眼科手術器械、適合于病人特殊眼部結構的義眼以及3D打印病人眼眶模型,便于醫生于手術前對照病變模型制定治療方案或模擬手術的報道。但在國內,眼科領域與3D打印的結合尚屬空白。此次國內首家3D打印眼科應用研發中心落戶青島,基于三迪時空多年國內外3D打印資源的整合,以及青島市市立醫院(集團)眼科中心齊全的專業設置和強大的技術支撐能力。
據三迪時空董事長李培學介紹,“初步規劃的3D打印眼科應用研發中心建設共分三期,一期將籌建眼科3D打印整形應用研發實驗室、眼科3D打印假體應用實驗室、三迪時空眼科3D打印應用數據處理中心,并將融入VR技術,提供術前模擬、術中治療以及術后康復治療等個性化的醫療解決方案;二期將籌建國家級眼科3D打印技術和材料研發實驗室、眼科3D打印應用醫師培訓交流中心;三期將籌建生物3D打印眼角膜應用實驗室。”
這意味著,今后在青島乃至全國,3D打印技術將越來越廣泛地運用于眼科科研領域,如眼眶修復手術模擬、3D打印人工角膜組織等等。
打造3D打印在眼科領域應用研發的“黃埔軍校”
項目落成后,青島市市立醫院(集團)將投入3D打印相關技術設備,結合三迪時空在3D打印領域強大的技術支持,全力打造眼科專業3D打印應用研發的“黃埔軍校”。
青島市市立醫院(集團)眼科始建于1928年,2014年正式成立眼科中心,現已躋身青島市醫療衛生重點學科。中心設有玻璃體視網膜病專業、眼底內科專業、白內障專業、青光眼專業、眼外傷專業、視光專業、小兒斜視弱視專業以及眼眶、眼整形及淚道專業、神經眼科專業等專業,是膠東地區最具實力的大型綜合眼科中心,擁有一大批德高望重、在全國及省內有重要影響力的專家學者,技術力量雄厚。“眼科中心與三迪時空合作始于眼眶專業,醫生需要為眼眶骨折的病人進行眼眶骨折整復手術,但是,眼眶不僅面積狹小,而且重要血管神經結構復雜,手術風險較大。
另外,由于每位病人眼眶的骨折形狀、大小千差萬別,因此,手術中植入物的形狀、尺寸也就不同。3D打印技術可以在手術之前,先打印出病人骨折部位的眼眶模型,幫助醫生熟悉手術部位的具體情況,增加手術的精確度,減少手術時間。”市立醫院(集團)眼科中心主任周占宇教授介紹說,3D打印技術正在逐漸從手術術前模擬,向打印可植入物方面深入進展。為拓展3D打印在眼科領域的應用研發,雙方將強強聯合共建3D打印眼科應用研發平臺,聯手對3D打印技術在眼科臨床應用,比如打印材料、軟件研發、打印技術等進行深入研發,力爭將研發成果,盡早轉化為臨床可應用的實用技術。
隨著3D打印技術在眼科領域的推廣,對于具備3D打印技術的醫師和專家的需求也會逐步提升,籌建眼科3D打印應用醫師培訓交流中心,也是為了把研發出來的眼科3D打印技術應用成果,更快、更好地推廣到更多醫院,讓更多患者受益。同時,市立醫院(集團)眼科中心將通過眼科3D打印研發平臺,不斷加大學科建設力度,打造國內有影響力的學科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