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收入增長符合預期,董事會換屆后公司將進入新的成長通道。公司背靠華中科技大學,下屬產業板塊涵蓋智能制造、光通信、傳感器、物聯網、軍工電子、量子通信等科技前沿領域,其最大的優勢在于其多年來在激光領域的技術儲備,包括在能量激光、激光防偽、激光通信等領域都處于國內行業前列,下游市場空間廣闊。認為公司厚積薄發,產業布局和卡位具備明顯優勢,未來有很大的增長潛力。此外,董事會于2014年6月換屆,新一屆董事會對公司戰略進行了梳理和調整,目前可見其成效初步顯現,認為公司有望進入新的成長期。
激光設備和光通信器件銷售高增長,大超市場預期。激光設備制造板塊實現銷售收入5.90億元,同比增長71.08%,毛利率提升3.46%至29.41%,主要因國際市場的拓展成效顯現,中小功率系列產品銷售額大幅度提升,以及高功率智能裝備業務的穩步推進。光通信器件板塊實現銷售收入6.14億元,同比增長29.23%,主要因行業的快速增長以及公司新產品的快速放量。認為公司的這兩大核心業務板塊高增長的主要原因除了行業因素外,還在于其技術實力得到了下游重要大客戶的認可,有望支撐其未來幾年的發展。
增發穩步推進,業績逐步釋放。公司于2016年3月31日公布了18億元定增方案,擬發行不超過1.2億股,發行價格不低于15.86元/股(中報分紅后調整為15.83元/股),用于投向激光精密微納加工、大型激光先進制造裝備及智能工廠、傳感器(智能穿戴設備)、智能終端、高速光接入通訊終端和智能路由器等項目。此次增發是新一屆董事會規劃的第一次資本運作,也是公司下一階段業務發展的重心,對于公司而言意義重大。同時,根據長期跟蹤,判斷公司很有可能進入業績釋放期,未來幾年高成長值得期待。
量子通信板塊或迎來重磅催化劑,公司是核心標的之一。國家對于量子通信高度重視,8月份可能擇機發射量子通信衛星,同時,全球首條量子通信保公司點評:密干線“京滬干線”有望建成,將對板塊形成刺激。公司有專家團隊專門從事量子點激光器的研發,技術上具備領先性,未來將逐步實現產業化。
盈利預測:考慮到激光設備的高增長以及其他業務板塊的情況,小幅上調了公司的盈利預測:預測公司2016-2018年的收入分別為32.90/41.50/51.60億元,同比增長25.6%/26.1%/24.3%,凈利潤為2.40/3.16/4.02億元,同比增長58.9%/32.0%/27.23%,EPS為0.27/0.36/0.45元。
公司的新一屆管理層具備優秀的能力和較強的動力做大企業規模,同時其前期的技術積累有望逐步轉化為產品和市場,公司內部的資源整合也逐步顯現成效,加上激光加工設備、光通信、傳感器等行業下游需求回暖,未來幾年公司的業績增長確定性較高,且具備較大超預期的可能性。目前股價2016-2018年的PE分別為71倍、53倍和42倍,維持公司的“買入”評級,6-12個月目標價為22元。(國金證券)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