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lodyne是成立于1983年的硅谷公司,最早以音響業務起家,之后業務逐漸拓展,因其64線激光雷達產品被谷歌無人駕駛車采用而在汽車行業一戰成名。
今年,Velodyne剛剛將激光雷達部門剝離,成立了新公司Velodyne LiDAR,也就是百度此次注資的主體。
在8月4日-5日車云與佐思產研共同舉辦的“2016自動駕駛開發與測試研討會”上,Velodyne LiDAR亞太區總監翁煒在演講中透露,目前已知的正在開展自動駕駛研發的車企和科技公司中,Velodyne的激光雷達產品基本已成為“標配”。
據現有信息推測,百度投資Velodyne LiDAR的首要目的,是服務于自動駕駛量產。百度在2015年12月成立了自動駕駛事業部,由百度高級副總裁王勁擔任總經理,提出了“3年商用,5年量產”的計劃,無人車項目相繼在蕪湖與烏鎮試運營,并落戶上海國際汽車城汽車創新港路測驗證完善技術,產品進入測試階段。
百度高級副總裁,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王勁
對于瞄準Level-4自動駕駛的百度來說,激光雷達不可或缺。王勁在8月13日舉辦的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峰會上發言表示,百度直接瞄準的是全自動駕駛,買最昂貴的傳感器保障用戶安全,再逐步實現商業化量產。同時他透露,因百度選擇Velodyne LiDAR持續供貨,Velodyne64線激光雷達的供應價格已經從70萬減至50萬人民幣。
百度入股Velodyne LiDAR之后,將有機會獲得更低價格的產品。就在本月,Velodyne LiDAR公開承諾,如果明年拿到一百萬訂單,64線激光雷達就立即可以給到五百美金的單價,言下之意是價格將不再是自動駕駛汽車量產的障礙。
對于Velodyne LiDAR而言,攜手一家中國企業更加容易打開國內市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自動駕駛研發最為火熱的國家之一,這也催促著這家硅谷企業加快布局市場。Velodyne LiDAR在運營模式上采取國外技術研發,國內代理銷售的形式,近期已開始在北京籌備辦公室,推動中國業務。
除了戰略布局,雙方合作可能存在技術和資源上的互換考慮。Velodyne LiDAR全新推出了一款專為汽車領域設計的UltraPuckVLP-32A1.5版本,已經小批量向主機廠供貨回收意見,后續再做相應調整。作為一款應用于汽車領域的新傳感器,還需要大量反饋用于產品改良和個性化定制。
而在國內自動駕駛研究中,百度技術處于領先水平,而且更理解中國國情,有利于Velodyne LiDAR產品滿足車用及中國本土需求。雙方或將聯合研發更加符合中國道路環境的定制化傳感器及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百度大力發展的地圖業務,也無法脫離激光雷達。百度對地圖的投入處于上升階段,一直神秘的高精度地圖業務,是未來可向主機廠打包供貨的新產品。高精度地圖在生成階段需要激光雷達供應商在輸出格式定義等問題上參與討論。
在擴大產能降低成本面前,Velodyne LiDAR面臨的最大考驗就是量產。目前量產的HDL-64E(64線)、HDL-32E(32線)、VLP-16(16線)產品均為手工制造,一方面產品本身是一款精密儀器,另一方面此前供貨量級無需尋求代工。量產一致性是Velodyne LiDAR即將面臨的最新挑戰。如何將產品實現本地化生產,如何讓此次投資不影響到Velodyne LiDAR與其他企業合作,或許是Velodyne LiDAR正在思考的下一步。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