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工業4.0構想下制造業的價值

    星之球科技 來源:賽迪智庫2016-09-19 我要評論(0 )   

    2016年4月,麥肯錫咨詢公司發布了《工業4.0構想下制造業價值源及行動指南》報告。該報告總結了300名來自德國、美國和日本的行業專家對工業4.0戰略的評價。報告指出,實...

    2016年4月,麥肯錫咨詢公司發布了《工業4.0構想下制造業價值源及行動指南》報告。該報告總結了300名來自德國、美國和日本的行業專家對工業4.0戰略的評價。報告指出,實施工業4.0戰略是一個長久的過程,企業應從五方面入手:關注重點領域應用技術,逐個突破;做好IT支撐,為未來發展奠定基礎;建立第三方技術供應商數據庫;建立強大的內部支撐智庫;嘗試新型商業模式。
     
    從宏觀層面上來看,技術供應商和制造商都對工業4.0信心十足。去年相關調查結果顯示,90%的公司認為工業4.0 是機遇而非挑戰,其中德國和美國保持更加樂觀的態度(占比分別為92% 和90%),日本也維持了較高信心(占比為78%)。受訪者對于工業4.0對其產生的影響也持樂觀態度,90%的受訪者認為在工業4.0進程中,公司競爭力可以維持或超越現狀,而僅有10%的人認為在這個過程中公司競爭力會減弱。
     
    部分專家認為,競爭力的提高更多體現在運營效率的提升而非商業模式的轉變,這個觀點在德國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調查中91%的德國受訪者認為工業4.0能夠提升公司的運營效率,有76%的德國人認為工業4.0會帶來公司商業模式的轉變。同時,55%的德國受訪者認為行業外競爭者會利用工業4.0的契機沖擊傳統產業,而美國和日本分別有81%和 75%的受訪者認為這種現象極有可能發生。
     
    調查結果顯示,60%的制造商面臨更多的現實障礙,在去年一年中取得成果有限或根本沒有取得成果。在所有的障礙中,一些會在最初環節產生影響,而其他則會在公司發展過程的更高層級顯現。
     
    那么,如何獲取工業 4.0 制造業的價值?專家建議企業應從五方面入手:
     
    第一,重點關注某幾個領域的應用技術,并逐個突破。在實施工業 4.0 的企業中,只關注某幾個應用技術的企業取得更多實質性進展。其中,數字績效管理、預防性維護、工廠資源優化、新一代自動化、數字化質量管理是排名前五的最具價值的應用技術。
     
    企業如何選擇工業 4.0 應用程序呢?專家建議的工業 4.0 診斷過程側重于利用制造廠商已有數據,去探索新價值,具體有四步。 第一步,通過對特定客戶價值流(client-specific value strea ms)和生產中心的分析,對數據的產生、集合、使用,以及自動化使用的現有狀態進行評估。這個過程可以通過結合生產活動數字演練 (digital walk-throughs),以及績效和財務表現來完成。另外,這個過程可以識別未來流程的自動化潛力。 第二步的診斷則重于改進設想的產生和優化。改進設想的產生基于第一步中對現有數據狀態的評估,以及對工業 4.0 此類應用最佳案例標準的對比。 第三步,對優化方案所帶來的凈影響力(net impact)進行測算。這一步的前提是選擇最有保障的短期手段進行深入改革(例如為具有較大潛力的解決方案進行實施可行性和獨立性評估),從而為未來每個階段的發展創造條件。根據評估結果,形成一個連貫的,整體的改進設想集合,并計算其凈影響力。 第四步,基于對工業 4.0 中潛力應用的優先排列,確定一個具有清晰目標和績效的實施路線圖。
     
    第二,不要擔心現有局限性,為未來的解決方案奠定基礎。制造商在工業 4.0 的實操過程中會遇到眾多困難,當整合數據出現問題時,整個項目可能會停滯。面對這種情況,企業一方面可以通過變通方式臨時解決數據缺失、IT 系統不完善等問題,另一方面,企業應持續積累,為未來做好準備。 
     
    第三,建立第三方技術供應商數據庫。在實施工業 4.0 的應用過程中,公司應該認真分析價值鏈中的哪些部分是戰略“控制點”,需要在內部構建哪些功能和數據以確保公司競爭優勢,而哪一部分可以作為“商品”,委托給第三方供應商處理。對于那些適合第三方供應商接手的部分,市場上越來越多的工業 4.0 解決方案可被公司選擇。例如西門子公司推出的“工業云平臺” (MindSphere)可將所有的制造企業數據,以及第三方供應商數據聚集。直接使用已有解決方案可以使公司利用專有技能,更快地實施工業 4.0 應用程序。 
     
    工業 4.0 推動了由單一供應商模式向技術供應商集合模式的轉變。若想在這個過程中成功,制造商需要一個能夠提供潛在供應商的數據庫,以及有效的合作伙伴管理辦法。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客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數據所有權讓渡給原始設備制造商們。因此,在簽訂合同前,制造商應該認真考慮他們需要哪些數據的訪問權限。
     
    第四,建立強大的內部支撐智庫。要想切實從工業 4.0 中獲益,企業需要建立強大的內部支撐團隊以及創建多功能工作小組來推動創新。同時,企業應該針對產業鏈中核心的部分培養相關人才。由于 IT 人才供不應求,制造商雇傭他們需要一個清晰的價值定位。部分制造廠商甚至在人才聚集地(硅谷、柏林)成立新的部門。 
     
    同時,這些聚集 IT 人才的部門需要與制造廠商的其他功能部門配合工作。工業 4.0 的實施需要運營專家、IT 專家、商業專家等多方配合。而他們之間的密切合作與運營,能夠更好地定義并執行工業 4.0 策略。 
     
    第五,嘗試新型商業模式。工業 4.0 所運用的科技不僅能夠提高運營效率,也能夠為數據整合和基于數據分析的服務帶來新的機遇。大多數從工業 4.0 中迅速獲益的企業發現其運營效率得到了提高。當談及新型商業模式時,成功的企業通常圍繞客戶需求建立新的模式,并且充分利用他們的專業知識和已有的軟件安裝基礎。制造商能夠通過新的傳感器和通信技術獲得機器運行中的實時數據,而越來越多的制造商利用這些實時數據為他們的客戶提供具有附加值的新服務。要想在工業 4.0 激烈的競爭中立足,制造商需要加強商業模式創新能力。  
     
    工業 4.0 獲得了極高的呼聲,雖然并不是所有企業都取得實質性進展,但是仍有部分企業從工業 4.0 的應用技術中獲益。實施工業 4.0 戰略是一個長久過程,在未來也將帶來更多的成熟科技。當務之急是讓各國制造企業開始接觸并嘗試使用工業 4.0應用技術,從而為未來實施更復雜的項目提供管理和技術支持。 

    轉載請注明出處。

    工業4.0制造業企業發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