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年,是一部鐫刻滄桑巨變的厚重典籍,從江南到大漠,從小漁村到老工業城市…..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升騰著希望,輝印著奮斗向上的足印。
17年,在知識經濟的大潮中誕生,在深化改革的風浪里錘煉,在“中國制造2025”的宏音中砥礪,曾經的校辦企業踏準祖國的戰略節拍,依照市場的邏輯成長蝶變,在國際高端應用市場嶄露光芒。
大江流日夜,星漢耀春秋。國家、企業、個人在光陰中淬煉,締建一個又一個奇跡,一幕又一幕盛景……
為什么要實現工業國產化?就是為了自己的脖子不“卡”在別人手中。一套設備或器件、產品,如果我們沒有,國外就會翻了倍的賣給我們,唯有真正有競爭力的國產產品生產出來,他們的價格才會不約而同地大幅下降。今天,不僅是大飛機,大到高鐵,小到集成電路,我們通過國產化,不僅自給,也能出口,碾碎了西方國家的壁壘。
激光技術、高端傳感器技術屬于美國等發達國家向我國封鎖的技術,從2004年,華工科技研制出國內首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數控激光切割裝備以來,華工科技馳騁創新之路,為航天探測、海洋石油開采、軌道交通、水力發電等領域提供品質優良的工業母機,用高性能、高功率的光纖激光器、固體激光器為全球激光裝備嵌入“中國心”…..不吝惜用無窮的智慧去助力中國工業國產化之路,因為我們是“國家隊”。
沒有開放,思維之樹就不可能開花;沒有開放,就無以洞見更遼闊的天空;沒有開放,無以匯集磅礴力量。獵鷹計劃,匯聚全球高端人才,樹立行業領域引才樣本;借力資本,北美、澳洲落子研發中心,把握全球技術脈動;握手巨頭,強強聯合,融入全球寬廣舞臺……敢問路在何方,在開放的視野里,在一覽眾山下的胸懷里。
“質價比”戰勝“性價比”是中國制造2025戰略背景下的必然趨勢。這些年來,華工科技不斷探索關于品質的意義,在對自身嚴苛的品質要求中,在產品設計階段,在加速定制產品的國際標準和企業標準中,堅持品質觀念不妥協。當我們的車用傳感器以優良的產品進入日韓市場,實現日系汽車品牌的全覆蓋;當全球消費電子巨頭向我們投來橄欖枝,當我們收獲全球最大鋼廠的青睞……這一切都得益于華工科技對品質的不懈追求。
時光是條不斷奔涌向前的河流
做和自己賽跑的人
為了更好的未來去努力
因為我們的努力就是這個國家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