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3D打印,很容易想起最近流行的3D打印的玩具、3D打印的模型甚至3D打印的建筑等,但打印出的這些東西多半是新奇玩意兒,使用和珍藏價值都很小。為了讓3D打印為高精尖端的制造工藝代言,來自硅谷的美國科學家用光化學技術升級了它。
據外媒報道,科克·菲爾普斯是卡邦3D打印公司的產品管理副總裁,這家公司開發(fā)出一種全新的持續(xù)液體界面生產技術,能夠使3D打印機用新材料制造出耐用品。
升級后的3D打印機利用光和氧氣作為培育零部件的基礎,打印材料采用樹脂和合成橡膠,兩者具有不同的機械性能。結合了新技術的打印機在制造零件時不是一層一層進行鍍層切割或加工,而是通過軟件來控制完成一個光化學過程。在聚合樹脂液池中,打印機通過平衡紫外線與氧氣之間的化學反應來打印物品,其表面比傳統(tǒng)3D技術打印出來的更加光滑。
據研究人員介紹,新技術同時控制光合氧氣進行打印,打印過程會產生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即所要打印的物品是像活體一樣從液體池中緩緩升起,而非一步一步被固體材料緩慢打印出來。原來新型3D打印機在樹脂液池中會使樹脂變硬塑形,而氧氣則使之保持液體狀態(tài)。隨著池底部的氧氣量加大,所需打印的物體在上升的過程中能夠成型。
可以說,該公司在研究3D打印全過程時,弄清了背后的化學、物理過程,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幾乎是在液體池中“生長”出物體的技術。這種技術從根本上就比傳統(tǒng)技術更快,據計算,其打印速度幾乎是同類產品的100倍。
研究人員認為,新技術和新材料能夠讓3D打印技術制造其他工藝無法加工的產品,私人定制也能實現。比如人們如今已經明白心臟狀況如何以及其機械屬性如何,了解這些情況后,新3D打印只需幾十分鐘就能打印出一款適合特定病人的3D打印心臟支架。
在過去的三年中,這項技術已從谷歌等資本投資公司獲得了超過兩億四千萬美元的支持,并且與福特、寶馬和強生等大公司開展合作。目前該技術已經使用多種樹脂材料制作出適用于不同場合的耐用品,譬如使用阻熱硬樹脂來打印汽車外部零件,以及使用柔軟且彈性強的生物可降解樹脂來制造心臟支架等醫(yī)療器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