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深度解讀

    量子計算新進展 MIT聯手哈佛用激光束實現單個中性原子的囚禁

    星之球科技 來源:機器之心mp2016-11-06 我要評論(0 )   

    近日MIT哈佛的量子研究團隊發明了一項新技術,用激光束將原子從原子云中一個一個孤立出來,而且不帶電荷。目前他們已將創造出了由 50 個原子構成的原子陣列,其中的每個...

            近日MIT哈佛的量子研究團隊發明了一項新技術,用激光束將原子從原子云中一個一個孤立出來,而且不帶電荷。目前他們已將創造出了由 50 個原子構成的原子陣列,其中的每個原子都能單獨控制。科學家們會用照相機拍下這些被囚禁的原子及其位置的圖像,然后基于這些圖像,操作激光束的角度,來移動單個原子形成任意數量的不同組態(configurations)。

      原子、光子和其他量子粒子天生頑固;很少處于停頓狀態,同一種量子粒子間常常產生碰撞。如果能把大量量子一個個單獨用量子圍欄攔起來控制住,就可以將它們作為量子比特——一種極小的信息單元,其狀態和方向可用來進行計算,速度要比當下基于半導體的計算機芯片快上很多。
     
      最近幾年,科學家想了很多方法來把每個量子單獨囚禁起來控制住。但是這類技術很難能擴展,因為缺少操控大量原子的可靠方法,這是實現量子計算的重大障礙。
     
      現在,來自哈佛和 MIT 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有望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日的 Science 雜志上,論文中提到他們發現一種新的方法,使用激光器或「光鉗」(optical「tweezers」)來將原子一個一個從原子云中挑出來囚禁在某個地方。當原子被「囚禁」時,科學家們會用照相機拍下這些原子及其位置的圖像。然后基于這些原子的圖像,操作激光光束的角度,來移動單個原子形成任意數量的不同組態(configurations)。
     
      該研究團隊目前已將創造出了由 50 個原子構成的原子陣列,并操控它們進入各種無缺陷的形狀(pattern),其中的每個原子都能單獨控制。論文作者之一,MIT 物理系的 Lester Wolfe 教授 Vladan Vuletic,將這一過程比喻為「從底部向上建立一個原子的小晶體。」
     
      我們已經展示了一個可重復組態的(reconfigurable)單個原子的陷阱陣列,在這里面我們能確切地在分開的陷阱中將 50 個原子單獨囚禁,用于未來的量子信息處理、量子模擬或者精確度測量,」Vuletic 說,他也是 MIT 電子研究實驗室的成員。「就好像把原子當樂高積木來玩,你可以決定每塊積木的位置。」
     
      保持中性
     
      該研究團隊設計的操縱中性原子的技術是不帶電荷的。其他大多數量子實驗中的原子總會帶上電荷,或者離子,因為帶上電荷的原子比較容易被囚禁。科學家還發現特定條件下的離子可被作為量子門——兩個量子比特之間的邏輯運算,類似于經典的電路中的邏輯門。然而由于天生帶電荷,離子間相互排斥,很難組成密集的陣列。
     
      與離子不同,中性原子之間在緊密性上沒有問題。使用中性原子作為量子比特的主要障礙是,它們受到的外力非常微弱,很難被控制在一個地方。
     
      設陷阱
      為了囚禁單個的中性原子,研究者們首次使用了一個激光器來將一團銣原子云冷卻成超冷原子,其溫度接近絕對 0 度,讓原子從正常的高速軌道上慢下來。之后他們讓第二個激光光束通過儀器分成很多小的光束,其數量和角度可以通過導流板(deflector)上的無線電頻率來控制。
     
      研究者將這些小光束聚焦通過超冷原子云,并發現每一個光束的聚焦點——光束強度最高的點,都吸引了一個單個原子,將它們從云中完全孤立出來控制在某個地方。
     
      「這就好像在某種毛織物上摩擦梳子帶電,然后 用它來撿起一小片紙,」Vuletic 說。「這個過程類似于被吸引到光場(light field)中高強度區域的原子。」科學家使用電荷耦合器件相機捕獲的原子雖然被囚禁住了,但它們還能發光。通過查看它們的圖像,研究者可以辨別出哪些激光束或者「光鉗」控制住了原子,哪些沒有。然后,他們可以改變每個激光束的無線電頻率來「關掉」無原子的光束,重新排列那些帶有原子的光束,該研究小組最終創建了 50 個原子的陣列,這些原子被囚禁在某個地方的時間長達幾秒。
     
      「現在的問題依然是這次你能執行多少次量子運算?」Vuletic 說。「通常中性原子的時間刻度(timescale)大約是 10 微妙,所以你可以在一秒內做 10 萬次運算,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結果了。」
     
      現在,該研究團隊仍在他們是否能夠促使中性原子作為量子門——兩個量子比特之間的最基本的信息處理。雖然有其他研究者在量子中性原子之間展示了這一過程,但他們還無法在大量原子的系統中保留量子門。如果 Vuletic 和他的同事能成功地在他們的 50 個原子的系統中誘導出量子門,他們就會在實現量子計算的道路上邁出意義重大的一步。
     
      「對于除量子計算外的其他實驗,比如用具有預定數量的原子模擬凝聚態物理。用我們的技術就可以實現,」Vuletic 說這讓他非常興奮。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束中性原子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