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技術與產業發展創新論壇現場
各方簽署了《共同推進量子技術產業合作備忘錄》
相關項目簽約后三方握手
高功率激光技術的發展趨勢怎樣?量子保密通信核心光電器件的研發及產業化的方向在哪里?11月22日,激光技術與產業發展創新論壇在武漢開幕,論壇聚焦激光核心材料及元器件、新型激光器、激光應用技術、激光技術產業化、“雙創”機制等內容,共享激光創新與應用發展途徑,共創行業領域發展戰略,共建激光行業發展新標桿,共贏研發生產創新思路。
主論壇上,范滇元院士、“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干線”工程總師陳宇翱就激光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進行主題演講,來自北京、湖北、廣東、浙江等地激光領域專家學者以解讀國家在激光技術領域的相關政策為導向,圍繞高功率激光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量子通信核心光電器件的研發及產業化、激光技術在軍民融合領域的應用、激光器及核心器件技術與產業化、激光應用技術與“雙創”等尖端科技課題展開深入探討。
論壇上,相關各方簽署了《共同推進量子技術產業合作備忘錄》,就共同推進量子技術產業化達成合作,協商發揮各自優勢,投入各自優質資源,共同推進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探測等前沿技術的實用化和產業化,推動國家戰略技術在國防、政府等重要行業的廣泛應用。
為促進合作備忘錄落地,論壇現場還進行了《量子保密通信“武合干線”項目框架協議》《武漢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網項目合作框架性協議》的簽約。
“墨子號”科學實驗衛星的成功發射,讓量子通信成為迅速躥紅的“網紅”。除了“墨子號”,國內量子通信在今年還會有一項“壯舉”,那就是“京滬干線”大尺度光纖量子通信骨干網項目。而“武合干線”(武漢-合肥量子保密通信干線)就是這個項目的首條商業延伸線,將是我國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量子保密通信服務與長江中游城市群和建設武漢城市圈節點的基礎工程。項目的實施,將助力武漢進入量子保密通信國家戰略規劃,搶占量子通信產業發展的有利位置,打造中部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網重要樞紐中心。
“武漢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網”則將是首個采用量子-經典信道融合技術的商用城域網,將建設包括金融、政務、數據中心的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網,它的建設將極大提升武漢政務、金融等網絡信息本質安全度,實現通信的“安全、自主、可控”,為武漢城市圈和中部城市群的崛起提供信息安全保障。項目前期以量子政務網為切入點,實現量子政務網的辦公透明、廉潔、高效管理,并確保政務數據的無條件安全,成為我國政務網標桿;同時,整合和運營武漢市政府各部門數據資源,形成政務數據生態鏈,產生經濟效益,帶動武漢經濟發展。
論壇主辦方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高紅衛表示,航天科工已將激光產業納入首批“三創新”政策特區,目前,通過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支持,航天科工已發展成國內激光技術應用的領頭羊。在武漢,航天科工以科工四院為依托,組建成立武漢光谷航天三江激光產業技術研究院(簡稱“激光研究院”),投資24億建設武漢光谷﹒激光科技園,聯合23家國內高校和行業優勢單位成立了國家級激光裝備創新聯盟。
“航天科工四院將以量子通信城際干線和城域網的建設運營為平臺,以武漢為中心,分步拓展到武漢‘8+1’城市圈和長江中游城市群等,建成中國第一個跨省市合作、技術先進、規模巨大的量子通信城域網集群。”航天科工四院副院長伍曉峰說道。
“十三五”期間,航天科工四院將投入20億激光研發經費,推動新技術產業發展,打通光纖激光器全產業鏈,形成激光產業發展驅動“雙核心”,成為中國激光行業的“成果搖籃,人才基地,技術標桿,產業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