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率激光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怎樣?量子保密通信核心光電器件的研發及產業化應該向哪些方向發展?11月22日,激光技術與產業發展創新論壇在“武漢·中國光谷”圓滿召開,論壇聚焦激光核心材料及元器件、新型激光器、激光應用技術、激光技術產業化、“雙創”機制等內容,共享激光創新與應用發展途徑,共創行業領域發展戰略,共建激光行業發展新標桿,共贏研發生產創新思路。
論壇以“匯聚激光,共創未來”為主題,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中國航天基金會指導,由武漢市人民政府、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四研究院(中國航天三江集團公司)共同主辦,由武漢光谷航天三江激光產業技術研究院承辦。來自國家有關部委和地方政府,航天、激光、金融等行業相關機構及國內外知名激光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湖北、深圳、上海、杭州激光協會專家學者等,涵蓋產學研資用孵等各方面共計150余家單位400余位領導和專家參加。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許克振,武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高紅衛,東湖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張文彤,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四研究院院長郭勇等各級領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及激光行業專家學者、金融和投資機構及激光產業代表嘉賓,出席儀式,與各大媒體、激光企業代表共同見證了激光論壇盛況。
主論壇上,中國工程院范滇元院士、“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干線”工程總師陳宇翱就激光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進行主題演講,來自北京、湖北、廣東、浙江、上海等地激光領域專家學者以解讀國家在激光技術領域的相關政策為導向,圍繞高功率激光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我國激光器發展趨勢、量子通信核心光電器件的研發及產業化、激光技術在軍民融合領域的應用、激光器及核心器件技術與產業化、激光應用技術與“雙創”等尖端科技課題展開深入探討。
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旨在為國家和地方政府制定激光產業發展規劃及政策提供重要支撐,推動我國激光產業快速健康發展。將進一步加快激光產業融合共進,促進激光領域自主研發及跨領域應用,推動尖端企業探尋發展契機,助力激光產業自主創新轉型升級,為未來五年激光產業蓬勃發展指引方向。
論壇上,相關各方簽署了《共同推進量子技術產業合作備忘錄》,就共同推進量子技術產業化達成合作,協商發揮各自優勢,投入各自在人才培養、量子科研、材料制造、裝備生產等方面的優質資源,共同推進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探測等前沿技術的實用化和產業化,推動國家戰略技術在國防、政府等重要行業的廣泛應用。
為促進合作備忘錄落地,論壇還完成了《量子保密通信“武合干線”項目框架協議》、《武漢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網項目合作框架性協議》的簽約。“武合干線”(武漢-合肥量子保密通信干線)是國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干線”項目的首條商業延伸線,將是我國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量子保密通信服務與長江中游城市群和建設武漢城市圈節點的基礎工程。項目的實施,將助力武漢進入量子保密通信國家戰略規劃,搶占量子通信產業發展的有利位置,打造中部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網重要樞紐中心。
“武漢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網”將是首個采用量子-經典信道融合技術的商用城域網,將建設包括金融、政務、數據中心的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網,它的建設將極大提升武漢政務、金融等網絡信息本質安全度,實現通信的“安全、自主、可控”,為武漢城市圈和中部城市群的崛起提供信息安全保障。
項目前期以量子政務網為切入點,實現量子政務網的辦公透明、廉潔、高效管理,并確保政務數據的無條件安全,成為我國政務網標桿;同時,整合和運營武漢市政府各部門數據資源,形成政務數據生態鏈,產生經濟效益,帶動武漢經濟發展。
論壇主辦方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高紅衛表示,激光以其“純凈、可控、好用”的獨特優勢,已經成為各種能效應用領域和信息技術領域原始創新和顛覆式創新成果迸發的源泉,航天科工以“科技強軍、航天報國”為企業使命,從事著關系國家安全地戰略性產業,著眼于“大防務、大安全”發展理念,堅持走中國特色軍民融合發展之路,大力發展激光技術產業是航天科工布局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舉措之一。經過艱苦努力,中國航天科工已經完成了激光技術上游產品產業化等項目落地,創新成果已經得到業界和用戶的初步認可。
在武漢,航天科工以科工四院為依托,組建成立武漢光谷航天三江激光產業技術研究院(簡稱“激光研究院”),投資24億建設武漢光谷﹒激光科技園,聯合23家國內高校和行業優勢單位成立了國家級激光裝備創新聯盟,協同在激光技術領域開展創新和創業活動。激光研究院以“一院N司”為平臺,以“掌控上游、壯大中游、拓展下游”為總體發展思路,全面布局能量激光和信息激光領域,搭建人才引進和產業孵化的平臺,促進產、學、研、商之間的合作,開展激光前沿技術研究,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尤其是突破國外制約、填補國內空白的核心環節,推動我國激光產業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和前瞻性技術的解決和產業化,為國家和民族的振興和崛起做出貢獻。
航天科工四院副院長伍曉峰介紹,四院以法國科學院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王肇中以及7位“千人計劃”專家領銜的技術團隊已完成了激光上游特種光纖、高功率半導體泵浦源芯片、量子點激光器、高功率光纖激光器產業化等項目的開發和應用,目前正在研發量子VPN和量子移動VPN等產品。
“航天科工四院將以量子通信城際干線和城域網的建設運營為平臺,以武漢為中心,分步拓展到武漢“8+1”城市圈和長江中游城市群等,建成中國第一個跨省市合作、技術先進、規模巨大的量子通信城域網集群。”伍曉峰說道。
“十三五”期間,航天科工四院將投入20億激光研發經費,推動新技術產業發展,打通光纖激光器全產業鏈,在“能量激光”與“信息激光”中的產業應用進行相關布局,依托國家重大項目,匯聚高端人才,構建激光產業集群,以上游銳科公司、中游激光應用裝備公司為技術和資本運作平臺,形成激光產業發展驅動“雙核心”,打造成集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核心產品供應商于一體的國內激光技術應用領頭羊,成為中國激光行業的“成果搖籃,人才基地,技術標桿,產業航母”。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