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下午,南山區委副書記、區長王強會見了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村修二教授,就在南山建設激光產業研究院等相關事宜展開座談。南山區副區長謝炳文以及區科創局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了會見。
全市首個以諾貝爾獎得主名字命名的實驗室揭牌
就在12月13日上午,深圳市中光工業技術研究院暨中村修二激光照明實驗室舉行了揭牌儀式,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馬興瑞,市長許勤出席活動并為研究院暨實驗室揭牌,馬興瑞現場為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村修二教授頒發有關聘書。
中村修二教授因發明藍色LED而獲得2014年諾貝爾獎物理學獎,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在給他的頒獎詞中說:“白熾燈點亮了20世紀,21世紀將由LED燈點亮。”因此,他也被稱作是“二十一世紀的愛迪生”。中村修二教授同時也是藍色激光的發明人,被業界尊稱為“藍光之父”。
中村修二教授帶著他的科研成果進駐深圳,成為第二位在深工作的諾貝爾獎得主。今年6月,南方科技大學與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化學系教授RobertH?Grubbs合作成立深圳市格拉布斯研究院,致力于新醫藥、新材料和新能源領域研究。而中村修二激光照明實驗室將致力于將深圳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激光照明領域技術研究基地和高端研發人才培養基地。
記者了解到,中光工業技術研究院暨中村修二激光照明實驗室是深圳首個以諾貝爾獎得主名字命名的研究院暨實驗室。激光照明技術是世界級、顛覆性的新一代照明技術,影響和帶動的產業將達萬億級規模。中村團隊的進駐,將有利于深圳南山實現在全球激光照明行業產業的搶先布局。
實驗室將在下一代照明技術領域開展前沿研究,實現源頭創新;同時以此為平臺,在全球吸引和招攬高端人才,形成人才的集聚效應、引領效應和輻射效應,將深圳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激光照明領域技術研究基地和高端研發人才培養基地,推動激光照明技術產業化布局,為深圳創新驅動發展、打造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作出積極貢獻。
激光照明研究院助力南山搶灘激光照明藍海
在12月13日下午召開的座談會上,王強向中村修二教授簡要介紹了南山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同時感謝中村修二教授選擇在南山開發激光照明技術。王強指出,南山將在新型研究機構設立、人才引進、研發資金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鼓勵和支持包括激光產業在內的戰略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積極搶占技術制高點。
“激光代替LED照明是未來的趨勢,其生產成本將隨著產業化水平的提升而逐步下降。”中村修二表示,南山區擁有廣闊的照明產業市場,到南山來研發激光照明技術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抉擇,南山區有拓展“土壤”,有創新“基因”, 在激光照明技術研發和市場應用方面擁有良好條件,他非常愿意推動新技術成果在南山應用推廣。
“現在主要按照南山的優勢條件、按照南山的產業政策和模式為中光工業技術研究院提供最有利的支持,從而達成市區聯動。”南山區科創局局長劉石明告訴記者,南山
相關鏈接
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1954年5月22日出生于日本伊方町,畢業于日本德島大學,日裔美籍電子工程學家,美國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工程學院材料系教授。中村修二于1993年在日本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Nichia Corporation)就職期間,基于GaN開發了高亮度藍色LED,從而廣為人知。當時,開發一種藍色LED被認為是不可能的,此前的20年間只有紅色和綠色LED。2014年10月7日,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因發明“高效藍色發光二極管”而獲得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轉載請注明出處。